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由“普京獨行在空曠的大街上”說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8 10:21:12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網上視頻播出,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完自己柔道啟蒙教練的葬禮後,拒絕記者、警衛的跟隨,一個人行走在聖彼得堡空曠的大街上。他緊貼著臨街的窗戶,走在窄窄的有點老舊的人行道上,一會兒又跨過一條馬路,躍上對面的人行道,偶有行人看他一眼,也各行其道。

  以我們的習慣思維,這首先有安全問題,其次還有老百姓的圍觀。我老覺得那臨街的窗戶裡隨時會伸出一把手槍,或者路邊會有人下跪上訪,給一個難堪。但是沒有,普京只是自顧自地走著,別的行人也沒有大驚小怪。官不覺官,民自為民,這是一種多麼平靜的政治生態。微風吹起普京西服的下擺,他甩著一副摔跤手的臂膀,目光向前。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是想安靜一會兒,還是想看看這片他治下的土地?他難道就不怕安全不保,不怕有人來糾纏?但從畫面看,他一身膽氣,淡定自然。這不只是因為他柔道出身,有一身好武藝,還因別有一種政治上的自信。

  這場面又令我聯想起幾個鏡頭。毛澤東當年也常這樣一個人走在延安的大街上,不時和迎面而來的農民打招呼。這有斯諾的《西行漫記》為證,也曾有一張他雙手叉腰與人說話的照片。周恩來喜好話劇,上世紀50年代他常去看“人藝”的戲,夜戲散後就和回家的演員一起,同行在北京後半夜空曠的大街上,熱烈地討論著劇情和演技。德國女總理黙克爾下班後就到超市買菜,還排隊交錢。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是個大個子,也愛一人漫步巴黎街頭。一天他發現一個小孩緊隨其後,便回身問:“是要簽名嗎?”孩子說:“不,不需要簽名。天熱,我走在你的影子裡涼快些。”童言無忌,他大慚,人民不看重他的虛名,而是要他給民以實惠。當晚,他寫了一篇《我願給你們帶來陰涼》的講稿,後來將之引入他的施政綱領。 

  這裡引出了一個問題,政治家或者我們的幹部,與群眾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他自己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常態心理。中國人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歲月後,深刻地懂得了一個真理:領袖是人不是神。不但一般人從政治現實中深切地明白了這一點,黨也將此作為一種政治經驗總結成文件。1980年7月30日中央通過“少宣傳個人”的5條規定,當年10月20日又通過決定,二三十年內不掛現任中央領導人像,防止個人迷信。可惜,中央帶頭了,基層卻很牛。有些人經常表現為無事忙,有事慌;對下欺,對上瞞;對內硬,對外軟;無事拿架子,有事扶不起。作者出差就不止一次地遇到“清街”、“閉景區”等。共產黨本來是為人民服務的,一個服務員去服務的時候怎麼能讓被服務者回避呢?當然更不能敲鑼打鼓,像劉邦還鄉那樣。正常地生活在人民群眾中,這不但是共產黨政治的要求,就連一些進步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甚至封建政治家也已經做得到。但現在我們卻還是不得不從最基本的說起,時時提醒幹部不要脫離群眾,不要害怕群眾,不要畫地為牢,也不要作秀,不要嘩眾取寵。要學會先自自然然地做人,再兢兢業業地做事。 

  但政治家畢竟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要有特殊的機敏和堅定的信念,雖不作秀,卻必須做事。就在這個獨步街頭的畫面出現之前不久,電視台還有一個畫面是普京怒斥日本記者的挑釁。日本首相安倍與普京會談後共同舉行答記者問。這應是一個嚴肅的場合,安倍在喋喋不休地講話,普京在一旁無聊地玩著手中的一支筆。我立即想起奧巴馬對普京的印象:“他很懶散,就像一個坐在教室後面無聊的孩子。”但是,當一個日本記者問普京: “為什麼俄在‘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編者注)繼續修建地熱發電站?這是日本決不接受的舉動。俄什麼時候能停止推行這一十分令人氣憤的政策?”普京,這個打盹的老虎,立即銳利地回答:“我發現您是在認真地讀寫在小紙條上的問題。我想請您向指示您提問的人轉達以下內容:這些領土問題不是我們製造出來的,這是100年前就有的歷史遺留問題。如果您想搗亂,繼續直接提出強硬的問題,那您也一定會直接得到強硬的答案。”這是打狗給主人看,在一旁的安倍如坐針氈,但也無可奈何。普京是無事散,有事強;對內柔,對外剛。這又使我想起當年毛澤東在中國還不得不依賴蘇聯的情況下卻在談判桌上痛斥赫魯曉夫:“是不是想把我們的沿海地區都拿去?”還有,鄧小平在大會堂對為香港問題來訪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主權問題絕不能談判。震得鐵娘子出門就跌了一跤。還有陳毅那段有名的外交逸事。有外國記者問陳毅“中國是否好戰”,陳毅拍著桌子怒道:“我們等候美帝國主義打進來,已經等了16年。我的頭髮都等白了。或許我沒有這種幸運能看到美帝國主義打進中國,我的兒子會看到,他們也會堅決打下去。”

  有詩言:“丈夫立世,獨對八荒。”政治人物算得上是有作為的大丈夫了。他所要獨對的是各種復雜的問題,是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是一片空曠的未來。為了對得起這個職位、這個局面,他首先要有內心的坦誠,寧靜致遠。古人言:“居官無官官之事”,就是說不要走路坐臥總把自己當個官。無論是毛澤東在延安的街頭,還是周恩來說戲,希拉克與兒童對話,還是普京逛街,默克爾買菜,他們都有一個真我,不是總拿自己當個官;第二,他又隨時不忘自己的責任,該變臉時就變臉、敢變臉。無論是普京罵記者還是鄧小平斥鐵娘子,都是為國家利益勇于擔當,這時又沒有自我,只有官身、官責。這大概就是毛澤東評價自己時說的一半猴氣,一半虎氣。能公能私,能我能國,或猴或虎,是為真男子。他腳下踩著一片結實的土地,行走在一條空曠的大街上,任我行,不作秀,不回頭。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