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日關係的僵局還將持續多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0 13:55:26  


  畢殿龍 (評論員)

  8月15日,日本政府的政客以罕見的陣容參拜靖國神社,之後右翼分子的登上釣魚島,中日關係的僵持和危局沒有得到進一步緩解的跡象。安倍晉三一方面高喊中日關係的重要性,一方面卻推動著修憲和軍國主義的複活。釣魚島作為中日難解的死結,讓雙方政府都騎虎難下。中日僵局還將持續多久?將會以什麼樣的狀態結束?安倍是在積極推動中日關係進步還是要利用中日關係的緊張來推動修憲、加速軍國主義複活?這已成世界範圍內共同尋找的答案。

  日方的態度和努力方向是化解中日關係僵局的關鍵。但是日本政府的強硬和對抗,迎來的高民調,已經讓安倍晉三政府變得趨於瘋狂,和失去正確的判斷。日本不但不肯在釣魚島問題上,做最低限度的保全雙方體面的讓步。還利用這一問題,上躥下跳,加速推動修憲,為擴軍備戰和改變整個二戰之後的秩序做準備。

  日本政府在國內受到右翼勢力的攜裹,在國際上也沒有得到足夠讓其收斂的壓力。目前日本的信心膨脹到,只需看美國一個國家的臉色。只要美國不發話,日本會繼續推動修憲,他國的抗議,均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安倍晉三就是要攜高民調、不惜得罪所有鄰國,也要完成他們認為的生死存亡的、決定未來幾個世紀走向的憲法修改。美國儘管對其的一些作為有一些呵斥,日本並沒有感到主子的動怒。安倍政府更是利用一些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外引內聯,頻頻主動訪問中國有領土、領海爭議的國家,緩解國際對其軍國主義複活的憂慮。當國際的聲音,對中國的憂慮大於對日本軍國主義複活時,日本只能在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和中國保持持續的緊張關係,也成了推動修憲和尋求國際同情和諒解的必須。

  中國在經濟、軍事和民意上,還沒有形成讓日本改變立場的足夠壓力和準備。日本政府率先將釣魚島宣布國有化,撕破了兩國政府之間,在這一問題上保持基本尊嚴的那層薄紙。中國被迫做出綜合性的反應。在整個過程中,在釣魚島局部,獲得了比以往更多的主動。儘管付出了很高的成本。但是中國在軍事上強硬的同時,在高層以個體的方式不斷傳出諸如“釣魚島是面子問題,已經掙得足夠了”、“留待後人解決”等,而對一些言論的限制,讓日本沒有感受到中國不惜一戰的堅定意志。經濟方面,民間對中國對日本的經濟的影響超越現實太多,以為中國只要斷絕和日本的經濟往來,日本就會不戰自垮,其實日本是一個很大的經濟體,儘管和中國貿易金額巨大,但在整個經濟中所占比例,並不像民間預估的那麼多;而民間實際抵制日貨的運作的效果,又十分尷尬:不到一年盡複舊觀。

  日本的立場和所做的努力是化解中日關係僵局的關鍵。之所以,將化解中日關係僵局主動的責任推給日本,是因為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率先打破原來的局面,是日本在這一問題不肯含糊、擱置有一個兩國有尊嚴的退卻。對中方來說,中國僅是就事論事,僅就釣魚島問題,採取了最低的保持尊嚴的回應,並沒有將這一問題更加全面化和尖銳化。從中方對待國內反日言論、和行為的疏導,可見一斑。中方的訴求也很明晰和簡單:至少日本要承認該海域爭議性的存在。

  中日關係僵局的起點是釣魚島,其關係的緩和也會在釣魚島問題上表現出來。釣魚島的確是一個讓中日政府騎虎難下的問題。日本借以鼓舞民心,拉抬國際影響,贏取更多諒解;中國則以之,保全顔面,厲兵秣馬,奠定基礎。小小釣魚島儘管問題難解,卻不是中日關係僵局不能化解的全部理由。是日本政府對化解中日僵局持有什麼樣的態度,認為有多大的需要和願意做多麼真誠的努力。目前日本遭受的壓力和利用釣魚島作為進取的工具還沒有結束,所以,在2013年,甚至在日本完成修憲、至少是安倍晉三下台之前,還看不到中日關係僵局打破的跡象。

  辦法總比問題多。如果中日雙方對結束中日關係的僵局,都深感有迫切的需要,都有足夠真誠的努力,國際社會能做真正的調停。釣魚島問題總會找出一個雙方都有尊嚴的解決方案,比如向台灣更多的模糊釣魚島主權和釋放更多的魚權。中日關係僵局的打破,也會反應在日本在遭遇外界更多壓力時,讓日本右翼勢力收斂,讓日本內部的政黨制衡,無需繼續被民粹和好戰分子綁架,在政府更迭時,趁勢調整甚至含糊一些政策等。

  中日關係的僵局,不是良好關係的疏離,而是離惡化和戰爭更近。長期的僵局和冷戰,對兩國並非都是好事。中日關係的發展不僅僅事關兩國,也關礙到整個東亞甚至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