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華人創業從小餐館到綠色產業之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3 11:52:34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美國媒體日前報道稱,面對全球環境惡化,美國越來越多的亞裔企業開始進行“綠色革命”,在提倡環保的同時,企業也獲利不少。現在,越來越多習慣在華人區謀生的華人也開始選擇更為環保健康的方式經營企業。對此,美國《僑報》21日刊發評論,對華人創業從小餐館到綠色產業之變進行了深入探討。 

  原文摘錄如下:

  華人移民美國,目前被認為最早的是在1848年的加州淘金熱,一批批來自廣東鄉村的農民,飄洋過海到加州淘金。在舊金山登陸後,大部分人前往金礦淘金,少數人則留在舊金山當時的DuPont街和Sacramento街,為後來的唐人街的雛形。而唐人街,則是後來的華人移民包括一些新移民初到美國時打拼和創業的聚集地和起始點,不過現在新移民創業更多的是在華人區。

  華人移民習慣在華人區謀生

  華人過去傳統的生計多在唐人街經營餐館、制衣工場以及一些小商業,後來隨著華人的勤奮努力,教育水準提高等,逐漸有了很大改變,從事的職業趨向多元。現在華人在美創業的範圍擴大,涉及餐館零售的服務業、房地產業、經商與貿易,還有專業領域和顧問公司,以及以矽穀為代表的高科技創業。近來很受富人青睞的投資移民也屬創業的新形式。

  新移民在美創業,無論企業大小,都經過艱難奮鬥時期,很多成功的創業者談起當年打拼的艱難,無不感慨。華人也因收入不同而分為幾部分,一部分因為創業成功,收入較高,基本融入主流社會,例如一些高科技公司;一部分雖然主要也在華人區創業,但收入不錯,能進入普通中產階層,還有一部分,包括許多新移民,則仍然在艱難打拼。

  近年來新移民大量湧入美國,華人聚集區往往成為落腳的首選地。新移民尤其是資金有限、英語程度不夠高的,只能選擇在華人區創業。美國自金融危機後,復甦緩慢,華人區經濟也受影響,尤其是服務業,因為趨向飽和競爭尤為激烈。以餐飲業為例,每年都有很多餐館新開張,也有很多餐館關門。一些投資移民人士開的餐館,儘管資金較為雄厚,但也面臨行業內的激烈競爭,有的只能以不斷投入資金維持經營,以保證能取得綠卡。

  不懂英語也能闖蕩洋人世界

  因此新移民在美創業,尤其是在華人區的小商業小企業,需有新的眼光,創造新機會和抓住新時機。

  不久前,報載南加州許多華人新移民發現,即使英語不流利,只要壯起膽,憑著一身好手藝,也能闖蕩洋人世界,而且“天寬地廣,賺到更多”。這中間有廚師也有足浴師。其實中餐館開到洋人區,過去並非沒有,像比佛利山莊(洛杉磯富人區)的Mr. Zhou,英語雖是一個問題,但只要有市場,就沒理由不努力去克服、去學習。這就是眼光要向外,勇於走出華人區,創造新機會。又如競爭同樣激烈的華人超市,很多溫州人開的超市,因為物美價廉,目標不僅對准華裔顧客,還擴展並較為成功地吸引到其他族裔的顧客,也是眼光向外的結果。

  綠色產業有錢景,不妨嘗試

  此外,一些開始關注並從事綠色能源產業的華人創業者,也可以說是具有向前看的眼光。綠色能源是一個朝陽產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據報道,博克顧問公司(Buck Consultants)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1年,制定綠色商業方案的美國企業數量增加了54%。越來越多的亞裔企業開始進行“綠色革命”,認識到制定綠色商業方案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在注重環保和企業盈利方面能做到雙贏。這方面,尤其是年輕一代移民,或者移民後代,表現頗佳。就像媒體報道的一位洗衣店年輕華人,將父母一輩使用的傳統幹洗方式改為綠色環保的幹洗方式,也許短期內盈利有限,但這種向前看的新眼光值得讚賞,前景也值得看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