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知名網報將關停匿名評論以應對污言穢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9 09:37:49  


《赫芬頓郵報》網站
  中評社香港8月29日電/為了應對網絡謠言和污言穢語,號稱“互聯網第一報紙”的美國《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將從9月份開始停止匿名評論功能。

  赫芬頓:網絡言論越來越醜陋

  《赫芬頓郵報》網站的這一舉措由其創始人阿麗亞娜.赫芬頓於上周三在波士頓發布。她表示:“可怕的言論正越來越過分、越來越醜陋。我剛剛從倫敦回來,那裡甚至(在網絡上)出現了強姦和死亡威脅。”

  赫芬頓表示:“我認為,言論自由只屬於敢為自己言論負責的人,而不是那些隱藏在匿名背後的人。”《赫芬頓郵報》當前的系統能夠自行審核評論,此外有40名監督人員會進行人工干預,不過赫芬頓認為這樣做仍然不夠。

  赫芬頓說,《赫芬頓郵報》的這一調整將從9月中旬開始。這一計劃實施後,其網站的評論氣氛將開始變得更有建設性。

  據《衛報》報道,讓赫芬頓決定推出這一舉措的是Twitter發生的針對英國女權主義活動家的網絡辱罵事件。赫芬頓在講話中提到的 “倫敦出現的強姦和死亡威脅”指的正是這件事。

  日前,曾因推動在英國紙幣中使用小說家簡.奧斯汀頭像的女權主義活動家在Twitter上收到了大量辱罵及威脅其的信息。隨後,Twitter不得不聯合英國網絡安全中心建立在線舉報系統,來處理類似“水軍”的行為以及帶有侮辱與謾罵的賬號,保護用戶不受辱罵。

  推行網絡實名不易

  在美國推行網絡實名更為不易。其實早在三年前,包括《赫芬頓郵報》的美國多家媒體就曾公開表示,要實行實名制的評論,但是出於後果的不可預料未能實施。

  美國新聞網站試圖推行實名制的做法,引來網民的激烈反應。一些網民擔心,新聞網站的實名政策“將使網民的意見趨於一致”。

  另一些人則擔心由於公開個人信息會導致安全問題。從2007年韓國開始實施了5年的網絡實名制在實施過程中被指有效,其前台匿名、後台實名的做法也為其國民所接受,但由於2011年的一次黑客攻擊,導致用戶的詳細個人信息洩露,這一政策止步於2012年。

  最終,韓國民間團體向憲法裁判所提起訴訟,稱網絡實名制侵害用戶的匿名表達自由、互聯網言論自由以及隱私權。2012年8月23日,經8名法官一致同意,韓國憲法裁判所判決網絡實名制違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