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家:巴沙爾撐到今天不只靠自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30 14:42:33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在俄羅斯和西方的博弈下,阿拉伯之春在敘利亞演變成漫長而又殘酷的內戰。在沒有外力的直接干預下,阿薩德政權在其擁護者堅定的支持下,也成為唯一一個碩果僅存的前“之春”領導人。

  然而,突然之間,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角力平衡大有被打破之勢,美、英、法聯手敲響戰鼓,對敘利亞的武力打擊似乎箭在弦上。

  內戰兩年半,巴沙爾緣何能撐到現在?如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磨刀霍霍,是否會成為敘戰局的轉折點?博聯社總裁、著名國際問題專家馬曉霖再次為我們解答敘戰場的“台前幕後”。

  敘利亞暴力衝突已持續兩年多,戰場形勢和各派力量組成發生了哪些變化?

  不變:軍力對比沒有明顯變化,反對派依舊沒有形成合力

  馬曉霖認為,和兩年前戰爭爆發之初相比,敘雙方軍力和戰場形勢上都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甚至沒有縮小原來的差距。“目前反對派的力量依然處於弱勢,畢竟政府軍有40萬人,敘反對派很難形成規模性的進攻,威脅不到現有政權的根基。從戰場形勢來說,經過兩年多的較量,反對派實際上連長期控制一個城鎮的能力都沒有,至今很難像利比亞反對派控制班加西一樣,形成一個大面積挑戰政府的根據地。這一點也足以說明無論反對派在這兩年兵力有無擴充,它依然沒有形成一股合力。”

  馬曉霖分析,沒有形成合力的主要原因是反對派魚龍混雜,有本地和境外“基地”組織等等的構成,而這一複雜構成導致各方的訴求動機、背後的支持力量、與政府對決的方式方法,甚至包括對戰爭法的理解,對人權、道德標準的理解都不一樣。“我們時常會看到關於反對派的負面新聞,有生吃人心的極端的醜陋的表現,有對被俘人員野蠻的殺戮手段,而這些行為都是不符合西方的人權、現代戰爭法的標準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