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習時報:英國是現代政治腐敗的鼻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2 09:51:04  


 
  建立政務公開制度。社會監督是對政府運用職權的有效制約。如果權力的運行是公開透明的,權錢交易就變成了一種困難的行為。英國《信息公開法》規定,公共機關有義務向信息公開申請人提供信息。被申請提供信息的公共機關有義務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請人是否擁有被申請的信息;如果擁有該信息,應當向信息申請人提供所申請的信息。公共機關擁有的信息除了例外信息都應當公開。如果信息公開的申請被公共機關拒絕,申請人可以通過一定程序獲得幫助。這些程序包括信息專員的幫助、信息裁判所的幫助和法院的幫助。以公務用車制度為例,政府車輛處有各級負責人的名字、基本工資、加班費、車貼等等,透明度高,不僅列入年度報告交議會審核,而且全部在網上公布。英國首相及其政府大臣的公務活動和經濟狀況也同樣高度透明。

  通過制度建構,加強腐敗預防工作。1889年,英國頒布了第一部專門反腐敗法《公共機構腐敗行為法》。該法嚴格禁止公共機構成員的主動或被動的賄賂行為。依據該法,任何行使公共職能或法定職能的機構均被認定為公共機構,公共機構的任何人員被嚴格禁止在與公共機構有關的任何交往過程中收受或者要求收受、同意收受任何形式的禮物、貸款、費用、酬勞或利益,也嚴格禁止他們在此類事務中承諾或提供任何形式的禮物、貸款、費用、酬勞或利益。此外,對上述公共機構成員的腐敗行為,該法還規定了嚴厲的懲罰:對犯有此類行為的公務人員可處以6~7個月的監禁,還可加上不設上限的罰款,有的還可能獲得像解除公職、從犯罪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任何公職,第二次再犯類似罪行永遠不得擔任任何公共職務,而且從犯罪之日起5年內剝奪其在議會和其他任何公共機構選舉中的選舉和投票權、剝奪獲得養老金的權利等處罰。1906年,英國在修訂《公共機構腐敗行為法》的基礎上,頒布了《防止腐敗法》,將禁止公共機構成員賄賂的適用範圍擴大,規定不僅適用於公共機構的工作人員,而且適用於公共機構本身。1916年,英國又對《防止腐敗法》作修訂,進一步將適用範圍擴大到一切地方性和公共性機構。2003年3月,英國政府又頒布了新的《反腐敗法》。按照新法的規定,“英國公民或根據英國任何一個地區的法律注册設立的機構在英國以外的國家或領土上發生的賄賂行為”都要受反腐敗法的約束。

  根據《防止腐敗法》,英國政府內閣和文官部都制定了相應的規則。其中比較重要的規範有:關於公務員合同簽訂中的行為,如果有人在簽訂合同前獲得優惠而給予或暗示給予禮物,公務員應當及時向上級報告這一情況;凡與正式合同有關的任何官員,均不得將自己的住址透露給合同對方。在應酬活動中,政府官員在接受禮品和宴請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接受與本部門有日常工作聯繫的團體和個人的禮品和宴請,也可以接受重大節日(如聖誕節)的贈禮或宴請,但事後必須向主管部門或部門長官匯報,由其裁決是否有受賄因素,必要時予以糾正。對於與部門工作有關的招待會、午餐會、雞尾酒會等邀請,明確規定只有部門首長或技術、業務主管可以代表本單位參加,其他人員須事先得到其主管官員的批准,否則不能接受;一時無法獲得上級批准的,事後也要及時向上級匯報。為了防止假公濟私,規定政府官員不得接受與行使公務有影響的、需要回禮和回請的大額禮品或宴請,如果官員因此於事後作出對給予好處的當事人有利的裁決,便構成輕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