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賣國賊”到“洋和尚”的民國外交總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7 13:33:41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陸征祥,字子欣,1871年生於上海。從上海廣方言館和北京同文館(兩館都是清廷總理衙門主辦,旨在培養外語人才)畢業後,隨清朝駐俄、德、奧、荷四國欽差大臣許景澄在駐俄使館任翻譯,此後即一直在外交界服務,成為中國第一代職業外交家。1912年,他出任袁世凱政府國務總理和外交總長,後又多次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

  據《文史博覽》報道,在他的外交生涯裡,最令他痛心的是簽署“二十一條”,以及巴黎會議期間北洋政府不斷施壓要他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陸征祥剛進入外交界時,正逢清政府簽訂恥辱的《馬關條約》。他的恩師許景澄痛心地對他說:子欣,子欣,不可忘了馬關,日後當努力洗盡國恥,收我失地。出任外長後,陸征祥請人寫了“不忘馬關”幾個字掛在辦公室,提醒自己勿忘國恥。

  可是,1915年,袁世凱為了穿龍袍,竟要在野的陸征祥再次出任外交總長,代表中國與日本就“二十一條”進行談判,並命他簽字。簽訂這樣不平等的條約,他實在不情願,可外有日本以武力相逼,內有袁世凱強令當頭,他只有硬著頭皮接下這任務。作為外交官,陸征祥當然知道“二十一條”的分量。簽字前夕,他對袁世凱說:“從此我陸征祥千秋萬代被人唾罵!”“二十一條”披露後,舉國上下群情激憤,人們遊行示威,聲討外交次長曹汝霖和當時的駐日公使陸宗輿,而主持談判的外交總長陸征祥,反不在風口浪尖上。說明當時社會上很多人也都明白陸征祥是被臨時推出主儀的,是被迫簽的字。但良知的折磨仍使陸征祥感到身心俱悴,終身為此痛悔不已。一戰結束後,陸征祥率中國團赴巴黎參加和會。中國是戰勝國之一,按理可在盟國幫助下收回被德國占領的山東半島,哪知列強早已沆瀣一氣,把山東半島當成禮物送給了日本人。這次,陸征祥和中國代表團的其他成員硬頂住北洋政府的壓力,他們堅定地表示:寧辭職而不簽字,不賣國。

  回國後,陸征祥雖然繼續擔任外交總長,巴黎和會使陸征祥的外交報國理想徹底破滅。他深感“強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到1920年,國內的南北之爭尚未結束,直皖之間又大動干戈,國家再次陷入劇烈的動蕩之中。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外交可言?他考慮再三,覺得前景渺茫,便於同年12月毅然辭去外交總長之職。

  簽署“二十一條”後產生的負罪感,對北洋政府內外政策的絕望,再加上比利時籍妻子去世所帶來的打擊,陸征祥最終選擇放棄塵世,出家清修。

  陸夫人名叫培德.博斐,是比利時人。她的祖父是位將軍,父親為陸軍上校。兩人在彼得堡相識——培德小姐是比利時駐俄公使的一個親戚。培德小姐才貌出眾,見識高遠,談吐風雅,令陸一見傾心。只是她比陸征祥年齡大很多,且身材高大,而陸征祥則比較清瘦,個頭不高。當時中國駐俄使館上下,包括大使許景澄都十分反對這門婚事,理由是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不主張外交官娶外國太太,而且按照中國傳統觀念,洋媳婦與生下的混血兒既不能進家族祠堂,也不能入祖墳。因此,許景澄再三警告陸征祥,可陸征祥與比利時姑娘難斬情絲,許大使只能“放行”,但幽了一默:“子欣,你學外國學得很徹底,連太太都娶了外國的。將來假若沒有兒孫,你太太又先你過世,希望你能進修道院去,這是外國的習慣。”沒想到一語成讖,在陸征祥晚年,這句玩笑話竟變成了事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