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統計數據:不相信卻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0 09:14:38  


必須遏止統計數據造假現象(漫畫)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日本經濟網9月6日載文《不相信卻關注的中國統計數據》,摘要如下:

  “日本的媒體為什麼要刊登連中國領導人自己都不相信的統計數據?”日本讀者提出了這樣的質疑。中國的統計數據未必能反映經濟的實際情況。讀者擔心在經過報紙刊登後,不準確的數據有可能被視為準確的統計數據。媒體對這種危險性也具有充分認識,但刊登這些數據也有相應的理由。

  這是因為股票等市場的漲跌受到中國統計數據的影響,根據數據的好壞,世界市場行情也將發生波動。媒體刊登這些統計數據只是將其視為經濟活動所需的信息,而不關注其是否準確。這一點也適用於美國的就業數據。美國就業數據的波動非常劇烈,市場易於發生過度反應。快報值和修正值的數字經常發生改變,雖然快報值可以說是不確定的信息,但之所以報道快報值,是因為這是驅動市場的重要信息。

  AP在中國的統計數據中,市場相關人士尤其重視的是每月1日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一旦PMI數據超出預期,世界股市和匯率行情就容易發生波動。這個數字高於50,表示訂單和生產活動等擴張,而低於50則表示訂單和生產活動等趨於萎縮。9月1日發布的8月PMI為51.0,創1年零4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因此越來越多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好轉。

  中國的PMI雖然影響力很大,但可信度卻一般。自春季以來,中國“影子銀行”膨脹受到關注,6月短期利率迅速上升等經濟明顯惡化引發了市場擔憂。但7月的PMI依然為50.3,高於50的榮枯線。瑞信銀行駐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表示,PMI數據“與我的直覺和從(經濟)一線聽到的存在出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