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夏文輝:普京與白宮的“空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4 11:07:03  


  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俄羅斯總統普京12日在美國主流媒體《紐約時報》刊文,談敘利亞局勢,捎帶著向美國政府以及民眾談論國際政治、道義、外交和文明,最後以莊重的語氣提醒說:“我們不能忘記,上帝待眾生平等”,借以諷刺美國人在國際關係中自我欣賞、自我優待的心態。這篇評論文章似是對一天前奧巴馬對敘政策全國講話的迅速回應,很有衝擊效果。華盛頓也不甘示弱,當天就由白宮發言人傑伊.卡尼作出回應,言辭凜冽地批駁普京。在美俄關係正值敏感、敘利亞局勢跌宕起伏之際,如此近距離的輿論肉搏很有些看頭。   

  細讀這篇《來自俄羅斯的謹慎訴求》,普京大約有這樣幾點用意:

  一是拆解,或者說是挑撥。對敘動武當下是美國輿論焦點議題,分歧很大。奧巴馬從當初明顯的動武傾向,回退到尋求國會支持,各種因素中重要一點,是民主黨政府對國內民意取向的顧及。美國多個機構調查顯示,民眾中反對對敘動武的比例基本維持在50%以上,這樣一場很難取得明顯效果的武力打擊一旦發動,按照經驗,隨著時間進展,很大的可能是招致更多民眾的反對。就在奧巴馬因民意而畏首畏腳之時,遠在俄羅斯的普京破天荒地在美國報紙上發文,其分解、勸誘美國民眾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二是警告,或者說是恐嚇。談及敘利亞戰亂,普京刻意提及那裡的“基地”組織成員、極端分子,聲稱動武或會“引發暴力衝突以及新一輪恐怖主義浪潮”,此前一天才紀念了“9.11”恐怖襲擊的美國民眾聞及此言,不會不內寒從心起。

  三是辯護。俄羅斯堅持反對動武,這是不是庇護阿薩德政權,莫斯科如何看待敘利亞的化學武器危機,以及他本人為何認為敘利亞政府沒有使用化學武器,這都是普京在國際輿論中相對被動的地方。普京從國際法、從聯合國作用、從政治解決好過動用武力的角度,盡可能為俄羅斯的立場辯護,無論其功效如何。

  四是提醒。在文章結尾的一段,普京認為美國應秉持國際關係中平等的原則,不該有“美國特殊主義”的觀點。如果從行文中看,這一段應該是奧巴馬11日發表全國講話後增加的文字。這句話戳中了美國文化的軟肋,其實全世界都知道,美國人在其文化精神中始終納入這樣一個立場:美國是優秀的、是領導的。如今普京直白地說,世界在變,美國人你不要太優越。對這句話,不知道美國人中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受傷。

  再從白宮發言人的反駁看,美國人優越論的說法顯然刺痛了一些人。但華盛頓不打算放棄這一立場,卡尼反而諷刺說,普京的說法反襯出美國“出類拔萃”。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在反對獨裁,在捍衛全世界的民主和人權。在接著回答記者提問時,卡尼集中火力攻打普京文章中的薄弱之處,指出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竟然不被普京認可。顯然,卡尼力圖利用這一“常識”性問題,一招打垮普京所有觀點。

  俄羅斯強人普京的文章幾乎不作編輯地發表在美國大報上,這本身就是個有趣的現象。而這場隔空之戰,歸根結底是美俄圍繞敘利亞局勢和中東政局另一種形式的較量。只是同冷戰時相比,如今的對戰添加了不少柔性的策略,這難道不是全球化信息科技革命對國際政治施力的效果?

  (消息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夏文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