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將被迫擔當高調角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8 10:45:14  


9月15日,大馬士革郊區,叙利亞反對派“自由叙利亞軍”下屬的一個武裝派別使用iPad為自制迫擊炮定位,向政府軍陣地發射炮彈。
  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9月16日載文《中國的不幹涉政策還能繼續嗎?》,摘要如下: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外交政策一直以不幹涉、尊重別國主權、不侵略及和平共處為基礎。這些原則是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

  60年來,儘管中國從未明確偏離對這些原則的口頭支持,但往往未能真正踐行。比如毛澤東時期,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的革命鬥爭。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還與印度、蘇聯以及在朝鮮與美國和聯合國發生衝突。

  這段時期,中國的理由十分簡單。中國遭到孤立,處於守勢,又受到美國和蘇聯的威脅。中國生活在恐懼中,需要做好準備,隨時還擊,以確保1839年鴉片戰爭後的“屈辱世紀”歷史不會重演。所以,當中國自身的利益受到直接影響時,他們會進行反擊。

  近30年來,中國越來越富,同時避免了軍事衝突。在這種情況下,一面積極捍衛自身利益一面宣揚全球和平的含糊性逐漸消退。不過,舊的矛盾消失,新的矛盾出現。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影響範圍已經超出其鄰近地區。2011年利比亞動亂促使中國撤離3.6萬僑民。中國在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投資利益、資源需求和戰略意義有增無減。 

  中國仍竭力堅持周恩來制定的和平共處與不幹涉原則。但實際上,世界已經大變。這些原則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它們使中國避免被拖入疲於應對的局面,避免被推入絕境,避免被視為美國和發達世界敵人,以便繼續專心於國內艱巨的發展任務。中國不願在外交難題上充當高調角色,希望遠離有爭議的問題。現在,這種情況構成日益嚴重的挑戰。敘利亞問題就凸顯了這一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