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公開對朝武禁“一石三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9 08:56:51  


《歐洲時報》認為,朝鮮在持核問題上先挑釁、再求和的反複糾纏,已使相關各方反感,並對中國的外交斡旋能力、國際聲譽構成了挑戰。
  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法國《歐洲時報》9月27日載文《中國公開對朝武禁“一石三鳥”》,摘要如下:

  9月23日,中國公布一份針對朝鮮的禁運清單。在這份長達236頁的公告中,中方開具幾十種“兩用”技術和設備的具體名目——它們主要作為民用目的,但同樣可用於軍事用途——其中包括建設核反應堆所需的設備材料和零件、可用作生產化武的生物制劑等。有媒體報道稱,事實上中國自2009年以來就已不再向朝鮮出口涉核材料,但未向外界公布,此次公開“對朝武器禁運令”,無疑是中方向朝鮮施壓的一次強勢展現。

  中國一向致力於敦促朝鮮主動實現無核化,但朝方並未採取具體措施。今年4月,朝鮮宣布將重啟自己曾承諾毀棄的寧邊石墨反應堆。本月初,美國方面有情報顯示寧邊已有活動跡象,因此不難想象中國希望通過發布禁運清單來警告和牽制朝鮮的動機。今年以來,朝鮮發射導彈以及第三次核試驗一度讓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惡化,導致中朝關係顯著波折,中國不僅在安理會投票贊成對朝制裁,還切斷了朝鮮在華的銀行業務、暫停對朝出境游。在局勢捉摸不定的幾個月內,涉朝問題有關各方密集磋商,六方會談的重啟成為討論焦點。作為唯一能與朝鮮深入對話,並對其有著不可或缺影響的國家,中國做出大量和細致的工作,並本著務實的精神緩和中朝關係;朝方亦降低挑釁語調,積極與各方尋求對話。

  不過,朝鮮對六方會談的真實想法始終並不明朗,在各個場合從未聲言過棄核,這與六方會談的初衷背離。朝鮮在持核問題上先挑釁、再求和的反覆糾纏,已使相關各方反感,並對中國的外交斡旋能力、國際聲譽構成了挑戰。在國內經濟社會轉型、全球治理與秩序重構的關鍵時節,中國正迫切需要贏得全世界的信任,而朝核問題將是一個關鍵。

  國際上長期存在一種“北京庇護金氏政權”的偏見,而公允地講,中國一直都在力爭使中朝關係回歸到普通的“國與國關係”,淡化“中朝友好互助條約”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同盟屬性,但同時也不希望看到重大波折和安全隱患。以1994年中韓建交為標誌,中朝兩國在價值觀上早已分道揚鑣,恰恰是因為中方不糾纏於意識形態的務實態度,才在新的外交形勢下繼承了過去對朝的交往與援助,並始終謀求兩國能在半島安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上取得新的共識,延續中朝傳統友誼。中朝決裂如故友反目,既不是一個正常中國人應有的性情,也不符合大多數朝鮮人的現實利益,且帶給亞洲的安全風險極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