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武漢傳統網吧走入困境 300多家網吧閑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4 13:50:36  


 
  曾經一個月營利20多萬

  據了解,十幾年前,網吧剛剛在武漢興起時,主要收取上網費。那時,一台電腦的上網費,每小時收十幾元,最高達15元/小時。如今,普通網吧的收費,每小時也就收兩三元了。

  2003年7月,雷駿網盟在武昌馬家莊開業的時候,空調都沒裝到位,網吧就開張了。“體院的男生都是打著赤膊在店裡上網,那麼熱的天,像蒸桑拿的。”雷駿網盟副總經理李晶說,當時那個店有400台電腦,是武漢地區最大的單體店。

  李晶回憶,10年前,網吧的數量還不多,競爭也沒有現在激烈,“我們最輝煌的時候,一個單店8個月就收回成本,每個月20多萬的營業利潤。”

  傳統網吧進入微利時代

  “網吧的好日子已經過去。”王國華表示,作為整個行業來說,網吧現在已經進入調整期。

  3年前,業界當時對網吧的評價是“3個三分之一”。即1/3的在賺錢,1/3的在保本(包括微利),還有1/3的在虧損。就現實的狀況來說,武漢市的網吧,不管多賺、少賺,基本上還是在保本或微利之間。

  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在武漢開辦一個網吧,半年就能收回成本。而現在,兩年半到三年才能收回成本。“2010年以後,網吧發展出現拐點,開始進入微利時代。”王國華分析說。

  網吧會不會走向消亡呢?周彰認為,網吧是隨著社會的需求應運而生,它會減少,它會優勝劣汰,它會轉型,最後就是業態的轉變。“到時候人們可以不叫它網吧,可以叫‘網咖’,或者別的名稱。”

  連鎖網吧“才露尖尖角”

  “以前網是主體,吧是載體。”武漢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一大隊謝錕隊長說,網吧發展或將面臨新一輪的市場重組或洗牌,更側重於社交、休閑的咖啡加網吧模式或將出現。

  王國華表示:“政府部門的態度就是推進網吧連鎖發展,讓它們上規模、上檔次、規範化、連鎖化、品牌化的發展。”

  昨天下午,記者從市文化部門了解到,2011年,雷駿網盟通過了省文化廳的認定,成為目前武漢市唯一經過省文化廳認定的網吧連鎖發展公司。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你只能把它變成一個會所,顧客是來休閑、休息的,上網只是一個附帶的功能,要讓顧客在一個24吋的屏幕之外,感受更多其他的東西。”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