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國資委副主任:央企不能有什麼都想搞的心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4 20:42:21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對於上半年利潤增長18.2%的靚麗數據,黃淑和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應該肯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國資委”)和央企所付出的艱苦努力,但更應想到下半年及未來,央企的發展環境仍十分險峻。

  《財經國家周刊》報道,早年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從事綜合經濟工作的黃淑和,對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有一種本能的敏感,他認為應該將央企的發展放到更大的經濟背景中去考量,在中國傳統經濟比較優勢逐漸喪失的大背景下,央企必須居安思危。

  他不止一次地提醒各中央企業的負責人,央企的傳統比較優勢同樣正在逐步喪失,世界經濟正在經歷深刻轉型,轉型升級這道坎,國資委管理的113家央企每一家都要邁過去,誰邁不過去誰就將被市場淘汰。這些年國資委利用考核這個指揮棒力促轉型升級,比如“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就是最為明顯的一條政策。

  歷經10年宏觀經濟管理和10年國有資產監管的黃淑和認為,當下中國經濟正在爬大坡、陡坡,當前最為棘手的四大課題是“轉型升級”、“地方債務”、“房地產”和“金融改革”。未來中國經濟的根本出路還在於要堅持“改革”和“開放”這四個字並體現新的智慧。

  具體到國資監管領域,黃淑和認為央企要清理包袱輕裝上陣,深度進行自身改革及管理提升,進一步轉變自身體制機制,實現轉型升級。如能做好這四篇文章,央企將保持自己的活力和生命力,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可能需要若干年的砥礪奮進。

  “18.2%”的欣喜與隱憂

  2013年上半年中央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是6315.2億元,同比增長18.2%;與去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4.7%及全年同比增長2.7%相對照,確實是一個靚麗的數據。但黃淑和提醒央企,這樣的成績固然值得肯定,但要認清背後原因以及未來的艱巨形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