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打造“海上思路”破解南海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8 05:17:11  


10月9日,第16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開幕前,李克強與文萊蘇丹哈桑納爾、泰國總理英拉出席“紀念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系10周年”切蛋糕儀式。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10月10日載文《中國在兩條戰線上推動“絲綢之路”地區貿易》,摘要如下:

  中國的兩位高級領導人上周前往東南亞,傳遞了地區經濟融合的訊息,承諾將在南中國海打造“海上絲綢之路”。這個新口號呼應了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在阿斯塔納提出的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議,顯然預示著中國將淡化領土分歧,推動貿易發展,啟動包括文化交流、友好與貿易在內的所謂中國-東盟關係的“鑽石十年”。

  習近平的講話闡明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個要素:“宏觀經濟協調”、在金融管理方面展開合作和建立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就像習近平所說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一樣,“海上絲綢之路”顯然更像是意向聲明,而不是建議,是為了進一步擴展目前已經頗具規模的重要貿易關係。

  “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並非新生事物。它描述的是古代在亞洲沿海的一個貿易體系,中國的一些港口城市還立有“海上絲綢之路”紀念碑。不過,中國高層以往從未明確使用過這種說法。

  中國的表態還將“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的南中國海和世界貿易戰略聯繫在了一起;不過,如同中國的大多數政策一樣,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國內經濟規劃的背景下加以解讀。

  自從就職以來,習近平和李克強多次呼籲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來促進增長。最顯著的變革很可能源自國內改革。擴大中國的海外市場無疑能幫助該國彌補因改革而喪失的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