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中國二戰時期的貢獻未被西方全面承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0 11:41:56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中國在表達渴求亞洲和平之際,也堅定地對東海和南海海域聲索主權。對許多觀察家(以及那些惴惴不安的中國鄰國)而言,這種矛盾給人以壓抑感,原因在於中國在世界上與日俱增的重要性。

  人民網轉載美國《紐約時報》10月18日文章表示,其實,另一個很少被記起的因素也在起作用,即中國揮之不去的憤懣情緒:中國在二戰期間對同盟國抗日戰爭的貢獻不但從未被全面承認,也未轉化為中國在本地區的政治資本。

  中國抵抗日本侵略是未被講述的二戰偉大故事之一。儘管中國是首個與軸心國交戰的同盟國,與美國、英國甚或到1945年8月才對日宣戰的蘇聯相比,中國在太平洋戰局中的作用遠未得到承認。戰後,中國的貢獻被置於一旁,在純意識形態競爭的冷戰期間,成為不宜提及的一段歷史。

  中日戰爭在1937年全面爆發。儘管遠比強大的美國或大英帝國弱小、貧窮,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主要作用。1944年,約4萬名中國士兵在緬甸與美英軍隊並肩作戰,確保史迪威公路安全通暢。在中國境內,他們牽制約80萬日本兵力。中國為此付出巨大代價。日本則犯下諸多暴行。這些暴行使當時疲弱和孤立的中國承受巨大壓力。戰爭勝利後,中國因其貢獻而擁有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但僅此而已。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後,對西方而言,中國僅在數年間就從盟友變為具有威脅的共產主義大國。

  如今,與這段歷史密切相關的一個主要後果是,同1945年後形成北約和歐盟的北大西洋地區不同,昔日的亞洲敵對國家從未達成類似多邊機制。美國在其主導的戰後秩序中讓中國靠邊站,意味著中國和日本從未簽署合適的和平條約,許多西方歷史學家也將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視作一個插曲。

  中國內部近期新出現的政治開明景象已允許呈現不同的戰爭年代畫面。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已去世很久,而中國政府也在嘗試提醒世界,它過去與西方的合作曾讓全世界受益。中國希望借此尋求更大的國際角色。北京還對蔣的遺產採取更認可的態度。如今,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學術文章,制片商和學者都能更自由地討論國民黨的抗日貢獻。

  這種歷史修正對當今東亞和東南亞具有重要意義。倘若美國在1945年擊敗日本的領導作用能繼續成為美國如今在太平洋周邊存在的正當理由,那麼中國領導人也會認為,為何中國對同一目標的貢獻不能為中國贏得某些影響力?如今,北京正試圖兌現蔣介石近70年前填寫的地緣政治支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