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NASA發“致歉信” 歡迎中國學者赴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2 09:10:46  


 
  謝基偉表示,此次開普勒科學大會的主辦方曾提醒,會對外國申請者進行安全審查,但據事後了解,收到拒絕信的都是中國科學家。對於先前被拒,謝基偉並不感到吃驚,因為此前就聽天文和太空圈子中的研究學者抱怨,去美國開會申請簽證經常會被審查,有時要等一兩個月,會都開始了,簽證還沒辦下來。不過,對於此次遭拒,謝基偉表示,他感覺就是NASA是按照美國法律和法規做事,為了安全起見,做得更保守了一些,用“誤傷”描述可能更準確,現在風波已息,拿到邀請函的他正在為此次會議做著最後準備。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說,NASA即將舉行的科學大會應該是“國際化”的,但中國科研人員卻被排除在外。NASA的做法破壞了美國的價值體系。文章說,這不是科學,是政治把戲。德國《埃西奧時報》說,中國的太空計劃也一直被認為與解放軍有關。顯然,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禁止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合作。

  據了解,“開普勒”是美國前幾年發射的一顆用於探測太陽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由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舉辦的開普勒科學大會就是圍繞“開普勒”傳回的科學數據進行討論,今年已經是第二屆。申請人只要以個人身份向主辦方提交報告或論文,通過專家評審後就可參會。

  是什麼讓“拒絕參會”突然出現轉機?不少媒體注意到,NASA的決定恰在美國政府重新開門的第二天。法國《巴黎人報》稱,NASA意識到必須做出補救,人們也曾預言,這一補救會在11日作出,但政府和國會間的預算僵局趁火打劫,許多聯邦機構的“停擺”,讓這一補救決定姗姗來遲。美國彭博新聞社稱,NASA局長博爾登顯然希望這事趕緊過去。可能笑到最後的是中國人:美國似乎是需要研究的“外星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