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周邊外交三管齊下 冷落“問題”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3 09:29:00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最近,中國“發力”周邊外交,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有計劃、有步驟地先後出訪周邊多國,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和戰略共識,其出訪安排之密集、日程銜接之緊凑著實令人贊嘆,總體上可以說是熱點不斷、亮點迭出、精彩紛呈,得到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一步先手好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致力於塑造積極有為、負責任的大國外交,無論是積極踐行新型大國關係,還是著力夯實周邊外交基礎等,都是中國因應當今國際時局深刻複雜變化、著眼於未來戰略目標利益而做出的鄭重回應,是在新形勢下統籌處理大國關係和周邊關係的必然抉擇。特別是近期中國加強在周邊地區布局謀劃,妥為應對美國所力推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一系列經濟、外交、戰略大手筆令人印象深刻,彰顯了中國的大國自信和道路自信,堪稱在中亞、東南亞等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中下了一步先手棋。其不僅強化了中國在本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和地緣輻射力,同時也在爭奪未來國家發展空間的戰略部署中打了一場主動仗,成為了當前中國外交新氣象和新舉措的集中體現。

  兩個戰略方向。一段時期以來,中國謀劃周邊戰略布局不時面臨方向之爭,並由此形成了“東風破”、“北大荒”、“走西口”、“下南洋”等戰略認知,在一定層面上影響和左右著中國周邊外交的實踐作為。而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亮相後的一系列出訪安排和外交布局,無疑從某個側面、某種程度上表明了中國周邊戰略布局的優先方向。尤其是習近平主席近期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的有關高峰會議場合分別提出了構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理念,旋即引發國際輿論的熱議和深入解讀。上述兩條“絲綢之路”陸海並進、相互倚重、互為補充,充分展現了中國積極實施“西進”和“南下”雙向戰略布局以及著力貫徹陸海統籌、海陸聯動的政策方略。尤其引人浮想的是,中國溯古通今,借助“絲綢之路”這一歷史上曾切實惠及本地區國家和人民、如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古代貿易通道作為戰略抓手,通過凸顯“絲綢”自身的特質和其歷史文化屬性,彰顯中華民族的戰略文化傳承,隱喻中國將致力於以柔性的力量、以平和的身段、以互利共贏的方式來實現自身的戰略利益訴求。顯而易見,這是中國在國家交往中施展“巧實力”和擴充“軟實力”的又一具體體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