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法庭判決書錯字連連遲到兩年 庭長稱需審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4 11:44:42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今年9月22日,居住在深圳的李女士收到燕郊法庭的短信,要求她去領取“李家務村委會訴你的判決書”,此時距離案件立案已歷時兩年半。李女士領取的判決書顯示,該判決在2011年6月24日已經作出。

  《京華時報》報道,判決書遲到兩年,意味著李女士需要承擔更多的賠償責任,而原告李家務村的土地承包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意外

  判決兩年後短信通知領判決書

  李女士稱,領取判決書的通知她於今年9月22日收到。

  這是發自燕郊法庭的一條短信,京華時報記者看到,這條短信有26個字:“我是燕郊法庭,你有時間到法庭領取李家務村委會訴你的判決!”

  收到這條短信時,李女士稱一度以為遇上了騙子——她都不記得與李家務村委會有過什麼官司了。“案子已經過去了兩年半,我幾乎已經忘了有這麼件事情。連電話通知都沒有。”李女士說,她隨後回撥發信人的電話,才確認了對方確實是燕郊法庭的工作人員。

  李女士匆忙從深圳趕回北京,到燕郊法庭領取了這份判決書。李女士提供的三河市人民法院燕郊法庭送達回證顯示,她在今年的9月26日領到了判決書。判決書上顯示,案件於2011年2月28日立案,判決書落款日期為2011年6月24日。

  這意味著,該案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審結,但判決書滯留兩年後才被送達給當事人。

  拿到判決書後,李女士詢問了案件的原告李家務村村委會和其他幾名被告,得知自己是最早拿到該案判決書的當事人。

  李家務村村委會的代理律師鄧繼全表示,他在本月12日才領到判決書,另幾名被告領到的時間要更晚。

  起因

  土地承包糾紛引發官司

  這份遲到的判決書審理的是一起土地承包糾紛案,原告是燕郊鎮李家務村村委會,被告是李女士等人。

  據李女士介紹,2000年她承包了燕郊鎮李家務村東南側的20多畝集體土地經營種植,承包期為10年。雙方合同約定,李女士不得在承包地上建房,不能改變土地用途。2007年,李女士因患腦膜瘤到深圳治療,無法繼續經營承租的土地,隨後將承包的土地交付親戚李寶來種植。

  在李寶來經營承包地的時間內,他在未告知李女士和村委會的情況下在該地塊建起了6間房屋,並在該地塊堆放煤渣。李寶來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在建房時並沒有告知李女士,李女士對於建房的事情完全不知情。2010年底,李女士的承包合同到期後,由於該地塊已被建房並堆放了煤渣,村委會無法繼續向外發包出租。

  2011年初,李家務村村委會將李女士和李寶來等人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拆除在到期承包地上的房屋、院墻及清除周邊堆放的物品;清除承包地上堆放的煤渣,恢復承包地原貌;李女士承擔違約金5000元,同時承擔該地塊不能出租期間的承包費用。

  由於身體原因,李女士給李家務村村委會和燕郊法庭寄送了信件,表示自己不能到庭,李寶來等人的行為她完全不知情。

  李家務村村委會的代理律師鄧繼全全程參與了此案。據其回憶,燕郊法庭在2011年4月進行了第一次開庭,李女士沒有到庭,審判長周雅文在開庭時宣讀了李女士的來信,隨後不久又進行了第二次庭審。“第二次開庭之後我就想這案子該判了,民事案件一審一般3個月內結案,特殊情況不超過半年。”他稱,但他等了兩年多才領到判決書。

  判決書顯示,李家務村村委會的全部訴求均獲得法庭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