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農村傳統的鄉黨社會是如何消亡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6 11:14:35


 
  毛澤東在《湖南運動考察報告》稱,農民運動用清算、罰款、捐款、小質問、大示威、戴高帽子游鄉、關進縣監獄、驅逐、槍斃等九種方式從政治上去消滅地主——鄉黨精英。

  經歷土改後,保甲制被農會、黨支部取代,由此演變成今天的村民委員會+黨的村支部,村下面是生產小組的模式。

  價值文化層面的消滅——毀儒

  鼓勵相互揭發,這與傳統道德不符,孔子說過: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儒家倫理主張親親相隱。只有“毀儒”,才能讓群眾突破倫理關。

  從“五四運動”開始,孔子就成了反面角色。如果說肉體的消滅直接使鄉黨速亡,而“毀儒”是從根子上消滅鄉黨。綿延兩千多年的孔家終於在文革時期被踩在腳下。

  儒家用“禮”的形式來維護其主張的價值觀——“仁”。“禮”在世俗層面表現為婚喪嫁娶、祭祖拜神明等的儀式,以及傳統節日。結果,除了傳統的春節(過年),節日一度變成了國慶、“五一”等帶有深厚意識形態的日子,直到2008年中國才將清明、端午、中秋三大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假日。

  祠堂是宗族祭祖、議事的莊重場所。家廟、祖廟是敬神之所;族譜承載著對宗族的認同;家族的祭產,為祖宗血食所關。土改時,祭產被宗族內外的群體析分;文革破四舊,族譜大都成灰燼,宗祠等精湛的建築藝術被毀。今天南海西樵山一塊塊銘刻著先輩名字的石碑,就那樣靜靜地躺在游人如織的大道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