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兩岸關係重視民意 但勿要成民意尾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18 01:13:39


台灣的民調顯示,島內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受調查者一直下降。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作者 王偉男)當前,中國大陸各地黨政機關正在開展轟轟烈烈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什麼是“群眾路線”?按照大陸官方給出的標準答案,“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事實上,在大陸官方的對台工作理論中,也有本質上與此相同的論述,即“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和“做好台灣人民工作”。當1990年代中期台當局領導人李登輝的分離主義傾向日益顯現時,尤其是2000年以後陳水扁當政的八年中,上述論述曾被大陸官方頻繁引用。這表明,面對台當局的分離主義傾向,大陸官方訴諸台灣民意,期待利用台灣民意的力量,約束台當局的分離傾向。因此,這套論述可以看作是大陸官方在對台工作上的“群眾路線”。

  然而,儘管大陸官方有上述對台工作論述,但自李登輝到陳水扁整整20年(1988-2008)的當政時期,台灣民眾在國族認同與統獨取向上的變化趨勢卻與大陸的期待相背離,而與李、扁二人的主張若合符節:自認為台灣人而非中國人者持續增多,自認為中國人者持續減少;主張兩岸統一者越來越少,抗拒統一者越來越多。

  以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發布的民調為例:在1994-2008年間,島內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受調查者比例從20%增加到48%,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者從71%下降至40%。在同一時期,希望兩岸最終統一的受調查者比例從20%減少到10%,抗拒統一者(包括主張台獨與永久維持現狀者)從21%升高到45%。這些數據當然不被渴望統一的大陸各界所樂見,但它們所揭示的島內民眾對“中國”這個符號越來越淡漠、越來越疏離的客觀現實,卻是大陸必須面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