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密國安委:橫跨黨政軍 規格勝其他領導小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9 14:45:24


 
  國家管理認識的深化與轉變

  “全球主要大國都有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教授認為,從戰略角度出發,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應該是國家管理認識的深化與轉變。

  李慶功也認為,近年來頻繁發生的中國與周邊國家海洋安全糾紛表明,中國“越來越需要國家安全事務的統一協調機構”。

  2000年,中央曾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與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合署辦公,其的職權涵蓋了涉外事務和國家安全事務。中央外事領導小組由國家主席、副主席擔任正、副組長,成員包括國務院系統的負責涉外事務的副總理或國務委員,以及外交、國防、商務、公安、國安、台辦、港澳辦、國新辦、中宣部、中聯部等部委領導和軍方高級將領。此前,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是國務委員戴秉國。

  2012年下半年,在周邊海洋領土爭端頻發、海洋權益保護問題突出的背景下,中央又設立了中央海洋權益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海洋權益事務的議事和協調,並下設辦公室。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餘瀟楓教授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不僅是著眼於傳統國家安全問題,也立足於常態危機引發的非常態安全。

  “傳統的國家安全問題主要是政治、軍事這些外源性安全問題,但廣義的安全除此之外還要考慮經濟、社會、生態、網絡安全。”餘瀟楓說,現在很多國家安全挑戰不是來自政治、軍事,而是國內內源性的社會安全,危機已經常態化——水、空氣、糧食、能源安全問題都近在咫尺。

  餘瀟楓認為,以前的政府部門主要是著眼於應對短期的安全問題,且安全信息不共享、安全資源分散、安全機制無法聯動,造成“花錢買平安”的消極安全觀,國家安全委員會應該著眼於考慮應對30年、50年、100年的長期挑戰,“著眼於應對常態危機可能引發的非常態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