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土地改革將讓中國農民受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6 10:47:32


資料圖片:山東省蒙陰縣坦埠鎮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小組工作人員在對村裡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的資料進行梳理匯總建檔(11月21日攝)。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22日載文《土地改革將讓中國農民受益》,摘要如下:

  根據中國共產黨此前批准的一個政策藍圖,農民將被允許出售或抵押他們的住宅和名下的土地。他們也將分到因村裡集體所有的土地性質變更所帶來的利益,村裡也可以出售目前用於學校、工廠或者除耕種以外的其他用途的土地。 

  雖然政府仍然對耕地擁有控制權,但是這一藍圖瞄准了一個關鍵問題:在城市蓬勃發展的時候,模糊不清的土地權拖了農民的後腿,讓他們的發展滯後。

  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而不是個人所有。由於沒有明確的權利,農民很容易就被與開發商勾結的當地官員踢出他們的土地。

  中國人民大學土地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心主任葉劍平說:“從產權方面以及通過市場轉讓這些權利的能力而言,這是向前邁進了一步,這是正確的方向。但要真正把它付諸實踐,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法律方面,市場規則,哪些類型的土地可以轉讓,等等。”

  在這一變革之下,農民將受益於政府推進城鎮化和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目標。由於其土地的安全性提升,並且有權抵押其中一些土地,農民可以擁有更多的資金遷移到城市,或者投資擴大農場並使之機械化。

  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經濟學家馬克·威廉斯說:“對農民而言,這一資本是他們名下擁有的唯一資產,如果你不給他們利用這一資本的權利,你會讓許多農民及其子女繼續處於貧困之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