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香港自由港政策:我行我素到自由貿易典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8 11:42:15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香港連續第19年位列“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堅持自由港政策,正是香港一百多年來,從一個漁村逐步發展為世界貿易、金融中心的重要秘訣。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9月29日掛牌成立,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有人形容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如同在上海再造一個“小香港”。

  香港是全球自由貿易的典範,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2013年1月10日發表的聯合報告顯示,香港連續第19年位列“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堅持自由港政策,正是香港一百多年來,從一個漁村逐步發展為世界貿易、金融中心的重要秘訣。

  自由主義催生自由港

  早在《南京條約》簽訂之前的1841年6月7日,英國侵略軍上校義律就單方面地宣布香港為“自由港”,“不向英國政府支付任何款項”。此時的“自由港”,與現代意義上的“自由港”含義有所差異,指的主要是向英國的各個企業開放,而不是被相當於當時的“國企”的皇家特許公司(如東印度公司)壟斷。英國在香港建設自由港的嘗試,與經濟自由主義當時在英國本土的興盛密切相關。

  19世紀中期,自由貿易的信念在英國政壇上如日中天。當時英國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執世界工業技術之牛耳,倡導乃至強迫別國遵行自由貿易的原則,對英國的經濟利益非常有利。無論是托利黨(保守黨的前身)還是輝格黨(自由黨的前身)的政客們,都近乎宗教般狂熱地信奉自由貿易原則。他們相當真誠地認為,自由貿易將造福所有國家,帶來普遍繁榮,還能增進國家間的相互理解,消弭爭端和戰爭。英國工業資本家當時對與中國貿易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希望每個中國家庭都能穿上蘭開夏生產的襯衫。因此,英國把香港作為自由貿易理念的一塊“試驗田”。1843年6月3日,英國殖民地部文件中記載了英國殖民地部常任次官詹姆斯•斯蒂芬爵士的主張:“香港必須實行其他英國殖民地聞所未聞的做法……(香港的)法規和條例……在很多方面應該服從超出其制訂者預料的迫切需要”。

  此後,港英當局雖然很快開始在香港徵收各類賦稅,但香港向全世界商船開放(與英國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除外)的自由港地位長期維持,只有日本占領時期(1941年-1945年)曾經中斷。香港因此發展為世界最重要的轉口貿易港。

  巧妙應對美國對新中國的禁運

  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峙中,英國是北約的創始會員國,美國的鐵杆盟友。但是,在美國政策危及香港自由港地位時,英國表面上配合美國政策,實質上卻在最大程度的維護香港的自由貿易。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對外貿易大多轉口香港,西方的貿易禁運使得轉口貿易大大減少。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西方對新中國進行貿易禁運。禁運政策是對香港自由港地位的嚴重破壞,當時包括兩種形式,一是由美國操縱的聯合國實行的戰略物資禁運,二是美國自己實行的禁止一切對華貿易的全面禁運。

  據英國學者弗蘭克•韋爾什的《香港史》記載,為了實施禁運,美國派出一批檢查人員到美國駐香港領事館,以確保不讓任何來自“紅色中國”的產品直接或間接的進入美國的“自由土地”。為了讓美國的禁運檢查官員滿意,英屬香港殖民地當局不得不證明出口貨物的“意識形態純潔性”。蝦或許是在英屬香港管轄的水域捕獲的,但是這種甲殼動物擅長游泳,它出生在哪裡,是在哪裡生長的呢?誰也無法判斷它們是不是從“共產主義的廣東”滲透到“自由世界”的。因此,由於無法找到明確的證據說明蝦的來源,香港的蝦被禁止向美國出口。鴨子的出口也面臨同樣的困難。鴨子很可能是在英屬香港孵化、飼養和宰殺的,但難以保證鴨蛋不是從廣東運來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