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快評:民族大愛是什麼?今天需要重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9 00:06:46


  中評社快評/中國時報社論指出,陳德銘今次訪問台灣更多次以感性的語言表達心意,例如說想來體會“台灣的心跳”,在參觀高雄港時,對熱情民眾的招呼回應說:“台灣,我愛你!”在高雄軟體園區參觀時,陳德銘還以英文說出:“We have the same dream , flying over the Taiwan and China.(我們有共同的夢想,攜手飛越台灣和中國)”。 

  該社論說,被譽為“知台派”的陳德銘,擔任過蘇州市長與商務部長,有不少與台灣交流合作的經驗。他對台灣的感性語言,凸顯了在兩岸的互動過程中,民族大愛可以是雙方最基本的共同語言,而兩岸彼此間的善意,更是一項彌足珍貴的資產,也是台灣與大陸化解歧異、尋找共識、為下一代開創嶄新未來的重要契機。

  該社論認為,雖然兩岸之間仍然存在著歧異,但仔細檢視,會發現兩岸人民與社會的共通點遠遠大於差異處。如果能夠站在民族大愛、共創榮景的前提下,堅持善意友好的路徑,積極推動各項合作計劃,為兩岸人民福祉創造更大利多,一個和平繁榮的兩岸盛世,不會是夢。 

  我們認為,陳德銘訪問台灣真情流露,毫不掩飾他對台灣的深厚情感。中國時報的社論由此總結說:民族大愛可以是雙方最基本的共同語言。對此,我們予以高度的欣賞與肯定。

  兩岸之間的仇恨本來也就是民族內部的仇恨,但是既然同屬一個中華民族,兩岸之間搞出這麼多仇恨幹什麼?因為意識形態不同,政治形態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就要互相視為敵人、視為陌路,視為妖魔?兩岸同胞在西方冷戰氛圍的催眠下,直至今天還沒有醒悟過來?實在是很可怕!很不值得。

  民族大愛是什麼?過去的兩岸對此很是淡漠,今天需要重溫!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