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曼德拉留下了什麼樣的遺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7 10:56:38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南非之所以能實現平穩轉型,避免了種族間的仇恨和殺戮,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對規則和語言的認同,是極其重要的。

  12月5日,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與世長辭,終年95歲。

  在當今多元化的世界,恐怕很少有哪位政治人物,能在生前死後,得到如此普遍的、共同的尊敬和懷念,不同背景、不同政治傾向的政治人物,都在用不同的語言和形式,表達對這位反種族隔離戰士的敬意。

  誠如許多論者所言,曼德拉並非完人,他有許多個性上的缺點,他所建立的“彩虹國”,不僅仍存在種族和社會階層的不平等,且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煩惱,他一手締造的非國大,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權力異化和內部分裂、紛爭,就他本人而言,曾經信奉暴力鬥爭並身體力行,私生活方面同樣絕非無可指摘。

  但與這些瑕疵相比,其95歲人生所留下的閃光點更加彌足珍貴。

  曾幾何時,南非是世界上種族隔離制度最殘酷、最頑固的角落,讓白人和黑人在同一片天空下平等相處,讓南非成為白人和黑人共同的祖國,讓“彩虹國”在人間實現,是不論白人、黑人、南非人、外國人不敢想象的天方夜譚,通過一人一票的民主機制,讓南非避免陷入一場本可能是非洲最血腥的內戰,更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南非人民在曼德拉的帶領下,新南非成了白人和黑人共同的家園,曾經被認為“你死我活”的各族裔,如今變成雖有齟齬,卻能同舟共濟,雖有矛盾,卻循文明途徑解決的兄弟和夥伴,這是曾經煉獄而後鳳凰涅槃的曼德拉,留給全人類最珍貴的遺產。

  曼德拉在反思之後,用堅持和寬容,去爭取各族裔共同的、平等的權益,而不再僅僅為自己的族裔去鬥爭,這不僅讓自己的鬥爭目標升華到新的境界,也讓越來越多昔日的旁觀者甚至對手受到感染,開始摒棄非此即彼和你死我活的鬥爭理念。南非白人政權最後一任總統、和曼德拉同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德克勒克,一直不是曼德拉的“同志”,而是他的對手,他們彼此間政治理念各異,卻逐漸形成了政治遊戲規則和對話語言的認同。南非能實現平穩轉型,避免了種族間的仇恨和殺戮,這種心領神會、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對規則和語言的認同,是極其重要的。各族裔共存、平等,循和平、民主和法制途徑解決分歧,這也是曼德拉和他的朋友、對手們,留給全人類最珍貴的遺產。

  自1999年起曼德拉就深居簡出,2004年起更絕少在公共場合露面,此期間僅有的幾次令人矚目的公共姿態,包括2003年譴責小布什用兵伊拉克,2009年在非國大瀕臨分裂的關鍵時刻站出來力挺現任總統、和他關係並不密切的祖瑪,而非淵源深厚卻帶頭分裂的一幹故人,以及2010年7月出席南非世界杯閉幕式,和多次為艾滋病防治呐喊等,仍然秉持一貫理念,保持了良好的晚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曼德拉在晚年功成身退,未重蹈許多同時代歷史人物的覆轍,這種政治姿態,同樣是他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

  (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