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開煌:兩岸應實現社會與文化優勢互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0 13:34:42


 
  但與此同時,楊開煌還認為,大陸的改革存在一個悖論。即如果要進行這樣的改革,習近平是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權力的。我們看到,《決定》里設立了國安委與深改組這兩個機構,這會在無形中讓中國大陸從集體領導轉變為個人領導。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習的個人領導會不會出現新的轉變,也是世界政治學者所關注的。如何讓形成20多年的集體領導機制越來越接近成功的道路——這在改革中既要集中權力,又不能讓權力向個人過於集中——這個度是很難衡量的。在改革成功後,如何確保習近平不去動搖集體領導的優勢也是新的挑戰,相信大陸在未來十年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楊開煌也表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台灣方面也開了很多會,不管是政府、民間還是智庫都對此十分重視。從他個人來看,相對而言,台灣是自覺比較不樂觀的,覺得自己的前途發展“優勢不再”,而過去的自豪感也逐漸消失。過去台灣常言“經濟學台灣,政治學台北”,但現在台灣要重新思考它的優勢究竟在哪裡。“台灣的優勢不在經濟,也不在民主,而是在台灣的制度。這個制度能容忍不同的聲音,包括敵對的對抗。它看似雜亂無序,但其實卻運作可行”,楊開煌說。

  另外,楊開煌還認為,台灣優勢在於社會——台灣非常強調中國傳統的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融合。然而在融合中,台灣既沒有放棄家庭,也注重每個人的尊嚴——這是台灣社會所展示出的一種優勢,這種優勢不但讓台灣社會可以發揮傳統道德的優勢,也可以遵循現代的社會規則。台灣很有效地把農業社會“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心態過渡到商業社會“為社區服務”的精神。很多台灣人真心在為社區服務,沒有任何的名利訴求。而且,台灣的優勢還在於社會所創造出的傳統和現代的融合,如果台灣能夠保持這樣的優勢,透過兩岸的文化協議,將大陸所缺的部份結合起來,則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創造新的認同。而大陸也不用擔心會被套用台灣的模式,台灣也不會擔心大陸把自己“吃掉”。

  最後,楊開煌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出台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兩岸的中國人都能反省自己的劣勢和優勢。我們也許可以忽略掉、或者減少一些政治方面的考慮。未來,“為了扎實兩岸的和平發展,與其從政治這條捷徑入手、搭建不完整的架構,不如從社會層面大家的共同努力入手,我相信這才是與兩岸和平最接近的基礎”,楊開煌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