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印度專家:美在慫恿中國劃防空識別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2 10:13:04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日本時報》網站12月10日刊登題為《美國的行動為中國壯膽》一文,作者系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戰略學教授布拉馬·切拉尼。

  文章說,中國於11月23日宣布在它並不控制的一部分領土上空劃設防空識別區,這是它延伸管轄權的最新例子,顯示出了其更大的戰略:將作為世界最大強國的美國排擠出亞洲。但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對中國攻勢的反應只是謹慎批評的言論,沒有採取懲罰性舉措,甚至沒有推遲副總統喬·拜登對北京的訪問。在拜登12月4日至5日的訪問中,中國沒有作出任何讓步。

  華盛頓沒有明確要求中國取消防空識別區。它建議美國民航尊重中國的防空識別區,這實際上與盟友日本產生了分歧。

  文章說,我們必須清楚:在東海處於危險的不僅僅是一些小島,而是地區力量平衡、有規則的秩序、航空及航海自由通行權以及海洋資源包括海底礦藏的獲取。如果中國成功,就能打開通向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之路。

  文章提到,防空識別區的設立時間很巧妙,恰逢在日內瓦達成伊朗臨時核協議之際,這是為了利用美國和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分散。巧妙設計行動時間,完成對對手的戰術突襲是中國戰略學說的關鍵部分。

  中國的最新行動提醒了奧巴馬,他必須將注意力從對中東的過分關注轉向東亞可能激化的局勢。為了落實亞洲“重心”的承諾,他必須維護美國的領導,以壓制中國的“好鬥性”,讓盟友安心。派兩架B-52轟炸機穿越中國的防空識別區進行“例行”飛行是象徵主義,需要採取更可信的回應。遺憾的是,奧巴馬更感興趣的似乎是平衡美國在亞洲的關係,而不是阻止“挑釁性”的中國。

  文章認為,奧巴馬的亞洲政策是從與亞洲國家建立密切關係中獲取好處——其中包括對美國經濟和戰略非常重要的中國——同時在領土爭端中保持中立。

  對於北京來說,強迫通過防空識別區的飛機接受中國新規則並不容易,因為中國的早期預警雷達和飛行中加油能力有限,且一些鄰國、特別是日本拒絕接受。不過,作為逐步戰略的一部分,北京並不打算立即執行新規則。

  文章稱,如果中國堅持立場的同時能經受得住國際批評,它就有膽量在南海建立類似的防空識別區。美國現在就中國的領土延伸劃定界限之所以重要,原因正在於此。如果不這樣做,沒有遇到任何地緣政治阻力的中國就會繼續在東海和南海等地改變現狀。

  (消息來源:《參考消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