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快評:韓國厲害 台灣面對大陸仍然蹉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00:05:40


  中評社快評/中央日報的社評指出,台灣再也沒有蹉跎的本錢。馬英九日前指示,為推動台灣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各部會應成立專案小組,務必在二月底前準備就緒。馬英九的談話,反映他對此事的重視與焦慮,政府若不加緊腳步,國人若不同心支持,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將會一蹶不振。

  該社評指出,台灣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韓國目前FTA出口覆蓋率為三十六‧五%,包括美國、歐盟、東協、中東、加拿大、澳洲等重要貿易國,一旦中韓FTA上路,韓國FTA出口覆蓋率更會提升到六十二‧五六%;相形之下,台灣即使把ECFA早收清單納入,FTA出口覆蓋率只有四‧一八%,再加不久之前簽訂的台星與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也只有九‧三%。換言之,韓國產品出口能夠享受的關稅優惠,幾乎是台灣的四倍,明後年更可能增為六倍多。

  該社評說,在此情形之下,台灣的當務之急,自然是完成ECFA後續談判,因為如果ECFA貨貿談判全面完成,台灣FTA出口覆蓋率至少可以增加到三十三%,比起韓國雖仍然落後,但差距將會大幅縮小,但現在連服貿協議都卡在“立法院”動彈不得,明年六月之前貨貿協議更不可能簽訂,而中韓FTA談判卻可能在明年提早完成,兩相對照,怎不令人憂心?

  我們認為,台灣當前的思路是比較亂的,眉毛鬍子一把抓,該突破的不突破,就地徘徊。台灣面對大陸仍然蹉跎。

  韓國之厲害,首先在於死死抓住了中國大陸,中韓兩國貿易額從1992年的63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2563多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現正在推動2015年如期實現3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目前中韓自貿區已進行8輪談判,自貿協定主要框架已搭成,進入充實協定內容的出要價階段。推動中韓締結自由貿易區協定(FTA)一直是兩國政府的戰略共識。中韓FTA不僅將消除兩國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促進貿易和投資,提升雙方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而且將有利雙方掌握區域經濟一體化主導權,對地區經濟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由此可以知道,韓國的經濟戰略是先抓住中國大陸,再擴展到全世界。

  台灣與韓國比,具有更加優越的條件與大陸發展經貿關係,但是很可惜,過去長期被兩岸政治關係困擾,現在又被台灣的民粹意識困擾,台灣無法邁開大步。如果台灣以為乾脆繞開大陸,直接進入國際,那麼,一定會嘗到丟失大陸的永久痛苦。經濟邊緣化的噩夢或許會陪伴一代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