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地方選舉暖身 馬英九大談治水政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17:03:27


馬英九主持國民黨中常會。(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2月18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下午主持國民黨中常會大談治水政績,強調8年新台幣800億的治水預算追加到1400多億,經國民黨執政後,今年8月康芮颱風侵襲台灣,雨下比以前大,水淹面積卻比以前少,顯示治水仍有成效。

  藍綠近來針對2014年縣市長選舉展開初選提名作業,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等“直轄市長”選情受到關注,國民黨下午舉行中常會,安排“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及水利署長楊偉甫專案報告流域綜合治理計劃,馬英九聽取報告後大談治水政績。

  馬英九表示,8年800億治水預算在2006年通過,但那時各方都要求加碼,所以最後通過1千160億,再加石門水庫的預算就變1400多億,今年8月康芮颱風來的時候又出現淹水情況,大家紛紛批評、質疑錢用到那裡去了,其實這樣的批評並不公平。

  他指出,治水預算2006年預算通過後追加到1400多億,2008年又政黨輪替,所以大部分是國民黨執政後開始執行的;治水什麼叫作成效?,淹水是人類社會幾千年前就發生,也沒百分之百的解決,減少災害可視為成效。

  他說,雨量、面積、深度、時間是評斷水災嚴重度的標準,這次颱風過境,主要受災區域是雲嘉南地區,這次雨下得比以前大,水淹面積卻比以前少,經統計雲林縣淹水面積減少29%、嘉義縣減少49%,台南縣減少94%,所以治水顯有成效。

  馬英九強調,以前一條河要分段、分單位治理,現在都已經橋河共治,都一起處理,所以愈往前走,治水方法愈精緻、投入經費愈多,就要力求完全落實、避免弊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