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香港競爭力明顯下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10:32:45


  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電/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的2013年度報告,連續11年居榜首的香港,首次被上海超越而要屈居第二。主要原因是上海如內地城市一樣經濟增長比香港高出不少,建立自貿區更有助提升競爭力。報告指香港在制度、人才及文化上仍保有獨特優勢,在世界級大都會、安全城市及城市資產質量等方面仍居首位。因此在香港並非全軍盡墨,但報告亦確已為香港敲響警鍾。

  所有此類評比報告都必受分析模式及假設等限制,故存在一定的偏頗與誤差,對上述報告亦有一些技術性的批評。但無論如何,在報告的特定評估模式下出現重要變化,仍是值得注視和探討者。事實上筆者早認為此種報告每對香港過分擡舉,其競爭力早已下滑不少。例如該報告的今年評比中,香港仍在北京(第三)及深圳(第四)之上,實際上香港應已在深圳之下了。

  各方對香港競爭力下滑的問題早有覺察,很可能較評比報告還敏銳。例如香港總商會在10月至11月的調查顯示,六成受訪工商界人士認為一年來本港競爭力有所下跌,認為不變的僅32%,更隻有8%的認為有改善。尤甚者是,竟有73%的人認為星洲是個比香港較佳的商業及金融中心。確有不少人擔心本港正受到星洲、上海及廣東等的夾擊,上海及廣東建設自貿區的宏圖又帶來新的威脅。

  同樣嚴重者是,內地人眼中香港的光環亦已漸漸消失,不再是先進及黃金遍地的大都會,而是靠內地支持才能保住繁榮。香港集思會最近調查“港漂”人士(即內地在港未住滿七年的學生或就業者)對本港的觀感,結果很能反映本港的優劣勢所在。最根本的一點是長期遠景欠吸引力:有73%的想在港短期停留,卻隻有28%認為香港是理想的長期發展之地,也大約隻有三成人想取得永久居留權,而學生畢業後想留下的更隻有15%。同時,有44%認為內地的發展機會更好。

  “港漂”對於香港的優劣勢很清楚:好的是生活及文化多元化(67%),信息自由(47%)和法治(44%),不好的主要是居住條件差(73%)和方言不通(58%)等。顯然,對內地人來說香港不是沒有優勢,但同樣有嚴重劣勢,特別是長遠前景和住房的問題,結果是瑕足掩瑜劣蓋過優,令大部分人選擇回內地或到其他地方去,而不會長期留港發展。

  上述各調查,已清楚說明了香港的狀況,對人才及投資的吸引力確實不足。香港人本身亦不看好前景,較高收入者(月入二萬元以上)尤其如此:約有七成認為下一代生活會差些,低收入者亦有逾六成有如是想法。難怪據報最近港人移民又多了。

  (來源:大公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