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快評:對馬英九的策略需用“兩分法”評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5 00:04:43


  中評社快評/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朱新民在《中國評論》月刊發表專文《兩岸政治定位與一中框架創新突破之探討》。作者指出: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基本分析:第一,馬英九是以“中華民國憲法”來定位兩岸政治關係。他認為“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就是“一中架構”。馬英九是以“中華民國憲法”做為兩岸政治定位上台灣的“底線與防線”。因此,大陸如果不能客觀的務實的看待“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事實,兩岸政治定位就不容易有創新與突破。 

  第二,正因為現階段大陸仍然不能正視現實客觀接受“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考量到兩岸關係的和解與和平發展的主軸,馬英九的態度是不去直接挑戰大陸對台政策的紅線區。因此馬英九的主張就是呈現“不”的態度與做為,例如馬英九強調“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關係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兩岸間維持現狀採取“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立場。馬英九這些主張是煞費苦心,是替兩岸政治關係創造出“彈性模糊空間”與“各自合理滿足”的戰略設計。當兩岸間能更多的理解與尊重,兩岸就能夠從“不是什麼”的關係轉進為“就是什麼”的突破定位。 

  我們認為,朱新民的上述分析很準確。

  也因此,對馬英九的基本策略需要用“兩分法”來評估。“兩分法”是毛澤東對辯證法或對立統一規律的通俗說法。認為對事物要採取辯證的分析態度,既要看到積極的方面,又要看到消極的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馬英九的基本策略當然有積極的內涵,這就是朱新民指出的,替兩岸政治關係創造出“彈性模糊空間”與“各自合理滿足”的戰略設計。這個積極內涵,讓兩岸關係順利進入了和平發展的初級階段。馬英九對此是有功勞的。中評社對於這一點從來是加以肯定的。

  馬英九的基本策略消極方面是什麼呢?那就是缺乏在高層次的共構共贏的戰略思維,你是你,我是我,你吃不掉我就得承認我,沒有政治妥協的大空間。這樣的思維阻礙了兩岸政治關係的提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