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男找教師,女找公務員”隱喻社會現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7 10:36:07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日前,全國婦聯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和某婚戀網聯合發布《婚戀狀況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超過40%的受訪女性希望理想伴侶的職業是公務員,38.3%的受訪男性則希望理想伴侶的職業為教師。(1月5日《中國青年報》)

  當下是一個開放開明的社會,選擇什麼職業的什麼人作為伴侶,是每個人的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和無法左右。然而,“男找教師,女找公務員”無疑隱喻一種社會現實:新的社會壓力環境促使人們在婚戀選擇取向時,作出盡可能讓自己將來的壓力減少的有利選擇。

  水往低處流,人往利邊行。只要不是一味追名逐利,每個人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本來無可厚非。當前,從大環境來說,各行各行都面臨巨大壓力。比如,在白酒和煙草行業,高檔的煙酒賣不出去,如何把“名煙名酒”變成“民煙民酒”,這是白酒和煙草行業必須接受的嚴峻挑戰。從小環境來說,內部競爭日趨慘烈,弄得不好就會丟掉飯碗,尤其是在私營企業上班的員工,更是面臨“要飯碗還是要假期”的兩難選擇。從每個人來說,工作、生活、心理、情感上的各種壓力,確實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於是,出現“男找教師,女找公務員”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然而轉念一想,“男找教師,女找公務員”這不是一種好現象——如果男的都找教師,女的都找公務員,其他很多行業的人不是都要成為剩男剩女甚至一輩子打“光棍”嗎?說到底,這是一種懶惰、求穩的思想作祟。懶惰與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傳統美德格格不入,求穩與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當今時勢極不相符,幹啥工作沒有壓力?沒有壓力何來動力?面對壓力只能迎難而上,退避三舍就是懶漢和懦夫的表現。

  轉變“男找教師,女找公務員”這種觀念,應採取“頂層設計+摸著石頭過河”的做法。政府層面要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出台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人自主創業,還要平抑物價,遏制房價,避免通脹;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要創造各種條件,緩解年輕人求職難、就業難、擇偶難、培訓難等多重難題,讓他們看到未來的美好前景。最為關鍵的還是每一個人要有自信——敢於發揚光大傳統美德,敢於迎接各種挑戰,敢於在競爭中取勝,敢於通過努力創造美好未來。這才是解決“男找教師,女找公務員”的治本之策。

  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毛澤東說“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拿破侖說“我只有一個忠告給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成功的基礎,無論愛情還是事業;沒有自信,只能成為“糟糕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就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動力,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應該讀這句話的真諦。

  (來源:網易評論 作者:毛開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