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評論:“凍獨”論可望為民共對話開啟先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8 10:36:00


 
  柯建銘“凍獨”說,雖然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如果深入反思的話,就會發現它強調的只是“凍結”而非“廢除”。因而對於“凍獨”說,我們不宜過於樂觀,而必須深刻認識到它的潛在危害特徵:

  一是權宜性。柯建銘主張“凍獨”,但還同時強調,“既然可以凍結,就可以解凍”。由此說明,所謂“凍獨”不過只是因應形式需要的一個權宜之計,從長遠來看,如果“台獨”未來還具有一定號召力,民進黨有可能朝令夕改,重新將之激活,繼續興風作浪。

  二是工具性。對於“凍獨”的目的,柯建銘解釋說是為了民進黨2016年“總統”大選考慮。這分明隱含了“凍獨”只是民進黨為了應對島內政治鬥爭的一個工具而已,“台獨”本質並未根本性改變。

  三是欺騙性。柯建銘“凍獨”說背後目的重重,既想博取大陸認可,又想借機向美國輸誠,而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未來多場選舉中拉攏選民,騙取選票。對於“凍獨”說的真實目的,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民進黨騙取選票的政治操作。

  “台獨”言論雖然在島內一度甚囂塵上,但島內主流民意都支援兩岸和平發展。正是由於民心不可逆,李登輝才坦言,“台獨”是個假議題。陳水扁也承認,“對於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可以預測,在兩岸和平紅利的強力驅動下,支援“台獨”的民意基礎必將更加萎縮,此次柯建銘提出“凍獨”即是對這種民意變化的順勢回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