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香格里拉大火警鐘:古城新用須尊重傳統智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3 09:44:43


圖為12日上午,被焚燒後的獨克宗古城現場。
  中評社香港1月13日電/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幾乎將1300多年歷史的獨克宗古城毀於一旦。作為茶馬古道重鎮和藏文化的重要載體,此次火災到底帶來多大的文物損失?

  據《人民日報》報道,“古城的‘半壁江山’沒了,但文物損失不太大,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從事文物保護工作近20年、從小在獨克宗古城里長大的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所長李鋼告訴記者。12日中午,記者見到李鋼時,他剛從災後現場回來。

  古城核心區一半焚毀,中心鎮公堂和迪慶州博物館逃過一劫。

  12日上午,記者來到古城,被到處斷壁殘垣的景象震撼,印象中核心區的模樣幾乎蕩然無存。四處冒煙,散落在地上的玻璃幾乎被燒化……

  如此慘重的災難,文物受損幾何?李鋼分層次做了介紹。獨克宗古城有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心鎮公堂,即迪慶州紅軍長征博物館。在撲火過程中經過全力死保,中心鎮公堂毫發無損,“是不幸中的萬幸”。許多遊客熟悉的“阿布老屋”,是雲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次火災中為了防止火情蔓延,“阿布老屋”經請示雲南省文物局後拆除,已成為一堆廢墟。

  獨克宗古城內還有兩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即金龍街片區的8棟傳統民居和鑄記商鋪。目前,8棟傳統建築民居中有2棟為救火被掀掉了房頂,鑄記商鋪已被大火徹底焚毀。另外,古城內的部分傳統民居,雖然夠不上文物,也被大火焚毀,作為民間記憶載體損失較大。

  “迪慶州博物館在此次火災中逃過一劫,裡面的珍貴文物都沒損失。”李鋼說。

  在網絡和外界的議論中,有兩種聲音:一是說燒毀的都是些“假文物”,不必太可惜;一是說文物損失慘重,如“明代建築被燒毀”等。

  網絡上所謂“明代建築被燒毀”,所指的就是“阿布老屋”。“阿布老屋”就在古城入口處不遠,之前是家火鍋店。李鋼詳細介紹說,“阿布老屋”原址上更早的房子在清末的匪患中被毀,房主人從附近農村採購了梁柱等主要構件和一些雕刻件,重新建設了如今的“阿布老屋”。在這些建築構建中,佛龕的背後刻了“崇禎七年陝西焦氏”字樣,許多人誤以為是明代建築,其實“阿布老屋”算是清末建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