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文社科學術評價機制備受抨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7 11:55:42


 
  對於此種現象,CSSCI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種行為是我們這樣一個機構管理的嗎?是行政主管部門去管理的吧。”

  此外,關於CSSCI中的影響因子,上述核心期刊主編也頗有異議:“現在很多都是在人為造影響因子,來源期刊的主編約定彼此引用,並不是文章需要引用,而是為了擴大影響因子做的引用。還有學報作出規定,(作者)要發第一篇文章可以發,但是以後要再發,就必須在其他地方發文章時引用我這個刊物多少條。”

  “像北島的詩,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如果不擇手段去迎合它,那就有通行證。”該主編補充道。

  如何進行學術評價

  “我們選來源期刊是為了建數據庫用,不是一個學術質量評價。”CSSCI相關負責人對此強調。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主編之一蔡蓉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指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不是評價標準,而是一本參考工具書,是一本主要供圖書館期刊訂閱工作參考的工具書。

  然而功能異化已是不爭的事實。

  陳才認為這需要改進:“CSSCI是期刊的評價標準,不是學術的評價標準。雖然CSSCI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界大佬把持評價的局面,但現在衡量學術的標準,不是同行專家的意見,而是CSSCI期刊編輯和主編的意見。而編輯和主編的學識畢竟有限。”

  有高校教師抱怨,“CSSCI來源期刊的目錄兩年一換,更換太頻繁,很多人不得不將大量的心思花在尋找合適的刊物以發表文章上。這也是一種本末倒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