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部分落馬官員曾被組織部評價為“幹吏”引質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4 17:37:52


 
  有意思的是,也許是仇和個性太強,當時江蘇並未評價他的領導能力。在這方面,組織部用語多是“組織領導和協調能力較強”。這是張新實、繆瑞林後來獲得的評語。

  按理說個性特征總會各不相同吧,實際上區別不大,高頻詞是“真誠”、“正派”、“團結”,還有“自我要求嚴”。不要忘了,這不是對官員蓋棺定論,而是要提振信心、統一思想,換屆時總是人心浮動時。

  到這裡,不要以為組織部只會說官員的好。幾年前,寧夏石嘴山組織部就揭了官員的短。在公示時,將官員的不足公之於眾,包括說一名組織部副巡視員“對黨建業務研究還不夠”,一名人大常委會財經工作委員會主任“工作中開拓創新還不夠”。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評價市志辦主任“說話有時不注意場合”,另有3人“批評同志不注意方式方法”。後者好理解,前者是說這位官員不懂上下級之間的區別呢,還是其它?

  只可惜,這種創新很快就消失了。去年換屆之年,沒有一個官員公示上提到了官員的不足。

  組織部還有可能揭官員短的時候,是考察幹部時形成的報告。通常這類報告包括德、能、勤、績、廉等幾方面,以及不足。不過這些報告類似你我的檔案,基本只有少數人能看到。

  實在既不方便說好,也不方便說不好,那就幹脆什麼都不評價。前段時間,西部某市市委書記職務調整,就沒有做任何評價。結果,大家都知道。

  “老百姓還講究個捧場呢,官員上任我們不說捧場,扶上馬總應該吧。再說,說的又不是蓋棺定論。”

  (來源:南海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