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安倍政權的錯誤史觀與政治右傾化動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0 14:14:51


  中評社香港2月10日電/歷史是一面鏡子,人們可以從過去記憶的經驗中正衣冠、知興替。其實,歷史還有更深一層的鏡鑒意義,即通過對過往史實的解讀來觀察今人的是非觀念,從當代政客的歷史觀念折射中觀察他們的政治實踐活動。

  中國日報網發表文章稱,眾所周知,安倍首相及其追隨者是信奉二戰前日本軍部法西斯政權極力鼓吹的“皇國史觀”的。至於安倍本人從早年參與炮製《大東亞戰爭的總結》,到“梅開二度”後穿上軍裝到編號“731細菌部隊”相同的戰鬥機上作秀,帶頭使用“天皇陛下萬歲”這一類戰前政治口號,直至公然參拜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等行為,早已表明了他在領土爭議問題上與鄰國對抗、在歷史問題上大開倒車的頑固立場。

  人們不禁要問,安倍為什麼毫不顧國際社會和日本國內的反對,執意用參拜甲級戰犯的行為去肆意挑釁國際公理和人類良知呢?筆者認為其用意主要在於推進政治右傾化的三個方面。

  第一,是安倍及其追隨者的錯誤史觀與日本政治右傾化過程相互激蕩的結果。安倍重新執政後,大膽祭出戰犯亡靈去推動強軍強國夢想的做法,引起日本社會中各類右翼集團的回應。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近期以來,日本在參拜靖國神社、強征慰安婦、修訂教科書等系列歷史問題上倒行逆施,企圖美化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顛覆國際社會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正義審判,恰恰為安倍執政提供他所需要的政治風土與執政環境。

  第二,是安倍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利用極端民族主義的排外傾向來穩固政權。毋庸諱言,在形形色色的民族主義中,“領土民族主義”是最具強大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對於日本這樣一個歷史上相對封閉、資源相對匱乏的島國更是如此。日本與鄰國的領土爭端的惡劣影響不僅危害到中日、韓日以及俄日等雙邊關係,更助長了日本國內仇視中國、排斥韓朝、厭惡俄羅斯的不良民族情緒在擴大蔓延,一種愛國名目下的“大和民族優越論”正在生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