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不實信息對營救造成很大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3 17:20:36


  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距馬來西亞航空公佈MH370航班失聯已超過120小時,確切發現仍付闕如,而與此相對,不實信息卻在網絡討論和社交媒體中大肆發酵。有香港學者認為,這不僅將導致事件判斷出現失誤,還會給營救過程帶來很大影響。

  新華社報道,從航班在中國安全著陸、越南海軍上將表示客機已墜毀,到“馬航5名乘客未登機”被證不實,最新的傳言則是飛機被某國軍機擊落……不辨真假的信息一次次出現,又一次次被否認。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院長、新聞系教授黃煜認為,在事實並未確定的情況下,任何虛假消息都會對當事人及相關人員帶來不必要的焦慮。

  即使是某些帶有善意的“謊言”,也起到了相反效果。一條網友為“祈禱”而編造的“越南發現飛機,上面有倖存者”的謠言,由於在微信朋友圈裡被瘋狂轉發,造成了很多人的心理波動。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一些並沒有根據的推測被當作事實傳播,”黃煜說,“傳播是有途徑和級別的,一級一級傳下去,到後面可能就會全部走樣。”

  而在香港,如果有人散佈惡意虛假信息,則將觸犯法律。據青年民建聯主席、律師周浩鼎介紹,2003年曾有少年在香港網絡散播香港變疫埠的惡作劇,被警方控以刑事罪行條例,並最終罪成。

  根據香港《刑事罪行條例》,任何人如通過網絡散播惡意虛假信息,不但需要負上民事責任,更有可能犯下“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罪名,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監禁5年。

  “當然,在事實未完全確定之前,有很多猜測和聯想也屬正常,但不管是自媒體還是專業媒體,最重要是對消息來源進行篩選,而且要有嚴密查證。”黃煜說。

  他舉例說,比如一則假消息聲稱來自CNN,但很多人根本沒有到CNN網站上去查證,就說“根據CNN報道……”,實際上如果仔細核實,絕大部分不正確的消息都可以避免進一步傳播。

  周浩鼎的擔心則是,儘管對在網絡發佈虛假信息的行為,香港法律並非完全沒有規管,但包括舉證困難在內的種種原因,使執法成為困難。

  “如果舉證,還要證實發佈者有不誠實意圖欺騙”。周浩鼎說,好在這起事件中,儘管關於飛機的不實信息仍在大量出現,但就意圖和目的而言,它們畢竟顯得相對“單純”一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