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對於兩岸政治對話的矛盾態度及其結構性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13 00:18:34


 
  結語:兩岸應該如何突圍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於兩岸政治對話,美國雖然聲稱歡迎或支持,但更會要求介入或干擾,因而兩岸未來在謀劃政治對話進程時,應該注重思考如何早日清除美國因素的不利影響。

  大陸應該因勢利導,推動美國因素由負能量向正能量進行轉換。台灣由於自身綜合實力與大陸和美國相差較遠,因而在大陸、台灣和美國的三方力量博弈中,台灣所能發揮的影響效力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美國能夠實現角色轉變,不再阻撓兩岸政治對話,甚至與大陸達成合作默契,共同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維護台海地區和平。那麼,兩岸政治對話將會減少一個重要阻力,兩岸政治對話進程也將有所加快。從歷史上來看,也的確有大陸與美國聯手共同解決問題的先例。例如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灣妄圖“以小搏大”,通過激進“台獨”路線挑起事端,導致大陸與美國共同出招,最後逼迫台灣當局就範。當然,由於目前中美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競爭態勢,而美國又並未放棄“以台制華”戰略,因而短時間內美國難以自覺轉變成為兩岸政治對話的正能量。葛來儀和容安瀾等學者就都表示美國不願應北京的要求,施壓要台灣進入政治談判。但從長遠發展態勢來看,隨著兩岸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拉高,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的正能量不斷累積,未來兩岸完全有可能通過盤活存量,並共塑增量來早日實現兩岸政治對話。屆時,即使美國不願真心接受,但恐怕也難以阻礙兩岸通過政治對話所達成的積極結果。

  與此同時,台灣也應該順應民意,終止對美扈從結構。從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來觀察,台灣應深知,美國對台政策的出發點是美國利益而非台灣利益,台灣不過是美國用來對抗大陸的一枚隨時可以被丟棄的“馬前卒”而已。未來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戰略利益,完全有可能像1979年台美“斷交”那樣,直接拋棄台灣。屆時台灣不但毫無招架之力,而且有可能被逼入絕境,因而台灣應該提前謀劃,妥善因應。在這種背景下,台灣許多有識之士提出與其到時候被美國拋棄,不如現在台灣主動拋棄美國。當然,出於現實利益考慮,台灣當局短時間內不會拋棄美國。但“棄美論”畢竟已經成為島內一種聲音,為了是否會持續發酵,並演變成為主流輿論,值得觀察。如果台灣當局能夠早日順應民眾呼聲,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那麼屆時美國自然也將無從介入或操控兩岸政治對話進程。

  簡而言之,美國目前雖然對兩岸政治對話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只是一個外部因素,兩岸政治對話畢竟是中國的內部問題,最終還是要由海峽兩岸同胞共同解決。如果兩岸能夠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排除美國等外界干擾,早日開啟政治對話。2013年6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應被任何干擾所困惑”。有理由相信,只要兩岸攜手並進、精誠合作,就能逐漸消除美國設置的障礙性因素,全面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格局,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註釋:

  (1)台灣《中國時報》2009年11月18日。

  (2)Christopher Twomey , " Limits of Coercion : Compellence, Deterrence and Cross-Strait Political-Military Affairs ", in Roger Cliff, Phillip Saunders, Scott Harol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aiwan's Security ( Washington, DC: Rand Corporation, 2011 ), p.52.

  (3)卜睿哲演講視頻,見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jplsLHrgw(上網時間:2014年1月24日)

  (4) David Shear, keynote speech at a conference on "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a New Era of Negotiation" , hosted by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Washington, DC, July 7, 2010, at 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

  (5)台灣《中央日報》(網路版)2013年3月19日。

  (6)台灣《中央日報》(網路版)2013年2月22日。

  (7)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版)官方網站2013年2月23日。

  (8) Present Dangers: Crisis and Opportunity in American Foreign and Defense Policy, edited by Robert Kagan and William Kristol.San Francisco:Encounter Books, 2000. p.330.

  (9)台灣《中國時報》2009年10月25日。

  (10)台灣《聯合早報》2012年11月16日。

  (11)台灣《中國時報》2010年12月9日。

  (12)台灣《中時電子報》2013年4月22日。

  (13)高楊:《政治對話,台灣更重美國臉色》,見《人民政協報》2013年3月9日。

  (14)人民網: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3/0325/c181466-18347835.html (存取時間:2013年7月30日14點56分)

  (15)台灣《聯合報》2013年8月29日。

  (16)台灣《中央日報》(網路版)2013年11月21日。

  (17)台灣《中國時報》2009年10月19日。

  (18)台灣《自由時報》2013年2月28日。

  (19)台灣《旺報》2013年11月6日。

  (20)Doris A. Graber , "Intervention and Nonintervention", in Alexander DeConde, e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8. Vol.2. p.482.

  (21)Frank Klingberg, "Cyclical Trends in Foreign Policy Revisited in 1990", International Studies Notes, 15 (1990), pp.54-58.

  (22) Douglas Pall, "The Rise of China and Alliance in East Asia: Implications for Diplomatic Truce", Keynote Remarks at the 39th Taiwan-American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a, Taipei, December 9, 2010, at 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2010/12/09/rise-of-china-andalliance-in-east-asia-implications-for-diplomatic-truce/s6#

  (23)按:代表性著作有David Shambaugh,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24)Michael Mc Devitt, "Alternative Futures: Long-Term Challeng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 Roger Cliff, Phillip Saunders, Scott Harol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aiwan's Security (Washington, DC: Rand Corporation, 2011), pp.103-104.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4月號,總第19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