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志願軍遺骸歸國 烈士後代戴孝迎未謀面父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9 09:11:50


 
  尋父四十多年的苗務才,正是在異國墓地暗暗許下願望,待這些志願軍遺骸歸國那天,一定要親自迎接。

  去年12月初,中韓兩國就歸還遺骸一事達成協議。12月20日,韓國國防部遺骸發掘鑒定小組在位於“三八線”附近的坡州墓地對中國軍人遺骸進行發掘。

  本月16日,當韓國將歸還志願軍遺骸並安葬於沈陽陵園的消息傳出時,QQ群又興奮難免。文國林馬上訂下27日從成都直飛沈陽的機票,替病榻上97歲高齡的老父親來迎接戰友回家。

  昨天凌晨3點,文國林風塵僕僕抵達距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約1公里遠的一家酒店。這裡已住下12位從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河南、青海、長春等地趕來的志願軍烈士遺屬,他們從全國各地,坐汽車、坐火車、坐飛機,來到同一個目的地。

  從西寧趕來的康明是這群人中最早到的,26日下火車後直奔陵園,眼見大門已經拉上,並貼出第二天將封園的消息,不甘心的他和保安聊天,工作人員被他的故事打動,破例讓他入園。夜色中,康明一個人在志願軍墓地靜立,感覺“去了另一個世界”。他說,“這裡原本應該有我的父親”。

  儘管這些志願軍烈士後代誰也不知道從韓國歸來的437具遺骸中是否有自己的父親,甚至清楚地知道不會有(有的人的父親戰死在朝鮮境內戰場),但他們還是來了。

  還有從戰場下來的老兵。80多歲高齡的他們沒有穿軍裝,戴著帽子,在人群中默默無聲。昔日的救護兵曹秀湖,一早看新聞得知消息,拔腿就從沈陽郊區打車趕來,只為看戰友一眼。

  守望

  陵園大門外等待親人回家

  據京華時報記者了解,有4名志願軍老兵代表在機場迎接戰友回家。但自發前來的志願軍烈士後代並未獲准進入機場和陵園,無法近距離接觸棺椁。他們在寫有朝鮮戰爭起止年份“1950”和“1953”字樣的陵園大門外等待。

  多位後人帶來了父親的遺像。康明將父親的遺像掛在胸前,當被問到父親參加了什麼戰役時,他從包中取出一本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編寫的書《團以上幹部烈士英名錄》,翻到寫其父親的那一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