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甲午戰爭文化沉思:清軍戰鬥精神總體較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8 10:21:33


資料圖:威海劉公島上經歷過甲午戰爭的大炮殘骸
  有人把軍人戰鬥精神比作刀之利刃,是因為它對於打贏戰爭極端重要,更因為這是一支軍隊長期積澱的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今天我們從甲午戰爭回眸清軍的戰鬥精神,既可看到我們民族精神中所固有的鐵血之氣,也有發人深省的民族創傷。這些都像一面鏡子,給我們以深刻啟示。

  ——編者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最終以清朝的失敗而告終。今天,當我們透過歷史的長鏡頭,穿越120年前的戰爭硝煙,清軍戰鬥精神的景觀仍令我們掩卷深思。

  部分官兵表現出較強的戰鬥精神,但總體表現低落

  甲午戰爭中,包括鄧世昌等在內的部分清軍將士為了抵抗侵略,浴血奮戰、為國捐軀,表現出了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他們代表了民族的脊梁和希望。

  平壤之戰前,清軍將領左寶貴就立志:“若輩惜死,可自去,此城為吾冢矣!”戰鬥中,他親自登城指揮作戰,雖身負重傷,仍在高呼殺敵,終因傷重而犧牲。豐島海戰中,因日軍不宣而戰,“高升”號運兵船行至豐島海面時被日艦攔住,面對日軍要求投降的脅迫,“高升”號上的清軍將士嚴詞拒絕,大義凜然地表示“寧願死,絕不服從侵略者的命令”。當日軍滅絕人性地向“高升”號發射炮彈時,船上清軍將士用僅有的武器對日軍進行還擊,最終因武器的差距和寡不敵眾,船上數百清軍戰死。

  與此相反,我們也看到不少消極避戰、撒腿逃跑的情況,軍人的地位和尊嚴蕩然無存。直隸提督葉志超被派入朝後,在成歡之戰中即逃到平壤,因謊報軍情被升為諸軍統帥。在日軍即將進攻平壤時,葉竟嚇得“飲食難進”“頭眩心跳”,平壤戰鬥中葉還是採取逃跑方針,一路狂逃250多公里,直至逃過鴨綠江進入中國境內。北洋海軍中“濟遠”號管帶方伯謙在豐島海戰中匆忙退出戰鬥,致“高升”號運兵船獨自面對武裝的日艦,最終沉沒。在黃海海戰中,方伯謙又一次故伎重演,在雙方激戰中匆忙逃竄,而且在逃竄中還撞傷清軍艦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