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軍分區副司令退休後10年種17萬棵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09:46:14


 

  幫農致富

  僅種木耳一項每戶村民就增收3000多元

  “人這一輩子,得給後人留下點什麼。名利金錢都是身外物,真正留下的東西是在人們心裡。”金文元說,自己退休金優厚,這是國家給軍人的優待,不用這錢給鄉親們幹點什麼,自己難受。

  退休金加存款,這些年,金文元花在家鄉這塊土地上的錢有80多萬,至今還沒見到一分回頭錢。這些錢一半花在種樹上,另外一半花在帶鄉親致富上。

  10年前的鏡城村落後、偏僻,老百姓要到石門鎮辦事,最近的路被一條大河斬斷,河上的小橋年久失修。金文元來到後,第一件事就是修橋。他爭取延邊州裡23萬修橋資金,但這些錢僅夠材料錢,不夠工錢。他找來原來的戰友幫忙,在寒冷的11月,大家15天就幹完一個月的活。從此,村民到石門鎮只需10分鐘。

  見村民們沒有任何致富項目,只靠種地為生,金文元找來木耳養殖專家,培訓木耳種植技術。村民擔心賠錢,他自掏3萬元,給村裡買來木耳滅菌鍋作為公共財產使用。見村民不敢嘗試,他首先試種,終於培育出優質木耳。他到國家農業部門爭取到20多萬資金,給村裡建立木耳培育基地。現在村裡成立了木耳合作社,幾十戶農民種植木耳,僅此一項,每戶增收3000多元。

  讓村民大膽試賠了算他的

  水稻是鏡城村傳統農業項目,大米質量好,但售價低,銷路不暢。金文元想到正規化和品牌化出路。他先是號召在稻田地裡養螃蟹,並請來專家手把手地教。“他說讓俺們放心大膽地養,賠了算他的,賺了算俺們自己的。”第一個養稻田蟹的村民馬春紅說,剛開始養沒經驗,稻田蟹死了不少,“金司令”找來專家,守在地裡兩天兩夜。到了秋天一算賬,一公頃地增收2000多元。現在經驗多了,增收更多。更重要的是,能養活螃蟹的大米,這一活廣告讓大米名氣大振,後來大米通過了有機大米認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