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刊:歷史顯示中菲關係始終充滿“美國因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1 10:27:06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步入馬拉坎南宮(圖片來源:美國之音網站)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4月29日發表題為《帝國主義2.0版》一文,作者是吉娜·阿波斯托爾。文章稱,2014年3月9日,當全球都在關注馬航MH370航班神秘失聯事件之時,沒有人注意到中國的海警船出現在了仁愛礁附近。仁愛礁是南沙群島中有爭議的部分島礁的一部分,目前由“謝拉·馬德雷”號軍艦上的一些菲律賓軍人把守。中國的海警船拒絕允許菲律賓運送每月兩次的補給。

  4月27日,就在奧巴馬訪問馬尼拉的前一天,美國與菲律賓簽署了一項協議,允許美軍擴大使用該國的基地,其中可能也包括蘇比克灣。菲律賓在1992年以違憲為由,不再允許美國使用那裡的基地。隨著中國施展影響力,宣稱擁有對大部分南海島礁的主權,華盛頓與馬尼拉的外交舉措既是為自己打算,在許多菲律賓人看來也是出於迫不得已。

  文章稱,不過,儘管菲律賓擁有反對帝國主義的歷史,但奧巴馬在菲律賓還是贏得了民心。菲律賓2013年11月份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台風“海燕”襲擊之後,美國政府提供了數千萬美元的援助。這筆援助非常關鍵。也就是說,儘管菲律賓人忘記了歷史,但他們記住了慷慨之舉。美國對菲律賓的看法始終與中國密不可分。歷史學家斯圖爾特·克賴頓·米勒表示,19世紀90年代,美國剛獲取的“夏威夷、中途島和帕果帕果”就成為對華貿易的“墊腳石”。米勒提到,19世紀末,在美國圍繞是否兼並菲律賓的問題發生的爭論中,帝國主義者和非帝國主義者都深知該島國作為赴華船只的裝煤站的重要性。菲律賓對美國的價值始終在於它相對於其龐大鄰國的戰略位置,以及它作為美國駐太平洋艦隊的軍事據點的可行性。

  不過,華人血統和文化是菲律賓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約有20%的菲律賓人有華人血統。菲律賓與中國人(尤其是福建人)的貿易、通婚和文化同化可以追溯到1521年之前,也就是西班牙人到達菲律賓之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