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烏克蘭危機改變區域經濟格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4 00:10:55


 
  烏克蘭希望借助歐洲經濟體系按照市場規律辦法破解烏克蘭與俄羅斯在能源方面的問題。但又離不開對俄羅斯的依賴,烏克蘭成了政治經濟選擇上的騎墻者,國內的勢力也因此分為多派,民族矛盾上升,政壇輪流轉猶如走馬燈。

  危機引發區域經濟變化

  大國政治經濟關係變化使烏克蘭與俄羅斯經濟關係更加敏感,烏克蘭經濟擺脫俄羅斯經濟體系後,作了三個方向性選擇;一是融入歐盟經濟體系但不能被歐盟所全面接受,烏克蘭經多年努力也僅獲得一個聯繫國身份;二是與俄羅斯保持傳統的經濟聯繫,但不願被俄羅斯所左右;三是加入中國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雙方互有需求。

  中東歐國家雖然多數加入了歐盟但沒能進入歐盟貨幣體系,沒有真正享受到歐盟貨幣體系所帶來利益和繁榮,相反在自由貿易准入政策方面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原來計劃經濟時代所留下的一些固疾依然存在,缺少資金和技術支持,都希望能夠融入歐亞大陸經濟帶建設之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使我國有了融入中東歐經濟區的可能,去年李克強總理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進行了會晤,實現了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和“歐洲2020”戰略有效對接,全面釋放了中歐互利合作的新紅利,為與中東歐下一個十年的合作繪制了宏偉藍圖。中東歐國家迫切需要擴大投資,推動經濟增長,中國在資金和技術方面具有優勢,這已成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開展合作的重要契合點,中國對中東歐關係有信心,努力尋求雙方利益交匯點。

  習近平主席的歐洲之行使中法重新規劃了未來的五十年,中德關係進入提速期,推動了中國與荷蘭、比利時的經貿合作向持續穩定發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講話,進一步闡明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融合與傳承,中國建立利益命運共同體的政治主張,與歐盟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措施。

  在地理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集中了大的能源生產國與大的能源消費國進口國。前者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伊朗等國,後者有中國、印度等國。能源生產與消費國兩者之間的合作,對雙方經濟安全都十分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