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錯誤的“以小見大” 美國頁岩油神話未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7 09:53:26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一則簡單的新聞在引爆人們關於美國頁岩油氣和能源獨立前景的討論,筆者發現,錯誤的“以小見大”正帶來錯誤的認識。

  一財網報道,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6月即將發布的年度能源展望中,將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當前最大頁岩油帶蒙特利(Monterey)的技術可采儲量從137億桶調降至6億桶,調降幅度達到96%,而美國頁岩油的整體技術可采儲量也因此從240億桶縮水至約110億桶。

  EIA發言人Jonathan Cogan給出的理由是,蒙特利頁岩帶構造與美國其他頁岩油(或稱致密油)主要產區巴肯(Bakken)和鷹灘(Eagle Ford)不同,後兩者的發育更為完整和平坦,而由於美國西海岸歷史上多次大地震的影響,蒙特利頁岩帶的岩層嚴重扭曲且破碎,導致鑽井公司採用現有的壓裂技術和布井方案很難盈利。

  需要強調的是,EIA在調降蒙特利頁岩帶技術可采儲量的同時,卻調高了蒙特利的經濟可采儲量產量。在2014年的能源展望中,EIA將該處頁岩油的2010~2040年平均產量預期調高至5.7萬桶/天,而在2013年的能源展望中,這個數字是1.3萬桶/天。

  那麼,蒙特利的儲量被調低,對美國頁岩油氣的發展和美國能源獨立的前景意味著什麼呢?

  事實上,2013年美國頁岩油產量為240萬桶/天,主要來自巴肯和鷹灘等六個盆地,這些盆地的勘探開發程度遠比蒙特利要高,技術可采儲量數據也更為真實。即使剔除蒙特利到2040年平均5.7萬桶/天的產量預期,對美國未來的原油產量增加的影響也不大。

  首先,技術可采儲量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指標。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定義,技術可采儲量是指在現有勘探開發技術條件下,不計成本能開採出來的油氣儲量。而經濟可采儲量則是指在滿足經濟性的前提下,技術可采儲量中能被實際開採出來的儲量。在美國非常規油氣革命中,水力壓裂和水平鑽井扮演著關鍵的技術進步角色,將頁岩油氣這種原先難以開採儲量“請”出了地面變成經濟可采儲量,從而徹底改變了美國的油氣面貌。而隨著勘探活動的增加,對於地質結構的了解也會越來越清晰,技術儲量也會隨之動態變化,越來越貼近實際情況。

  比如根據2012年美國能源信息署報告,美國本土頁岩氣技術可采儲量為13.7萬億立方米,這相比2011年估計的23.4萬億立方米大幅下降了41%,其主要原因是隨著鑽探活動的增加,美國對頁岩氣的認識更加清晰,剔除了一些現有技術還無法開採的儲量。但是,一些頁岩氣帶的儲量增長預期依舊樂觀,例如2002年估算的馬賽勒斯(Marcellus)頁岩帶所蘊含的天然氣技術可采儲量僅為566億立方米,但2011年8月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表明,該頁岩帶的技術可采儲量已增至2.4萬億立方米。而在2012年,這個數字又增加了1.6萬億立方米到4萬億立方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