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中發展成針對西方的軸心還為時過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09:26:36


5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上海共同見證中俄兩國政府《中俄東綫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中俄東綫供氣購銷合同》的簽署。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在外界看來,普京訪問中國是對莫斯科和北京之間剛起步的戰略關係的再次肯定。然而,現在聲稱莫斯科和北京發展成針對西方的軸心還為時過早。
 
  日本《外交學者》5月25日載文《在中國幫助下對抗莫斯科》,文章說,儘管合同內容並未公之於眾,但可以料想,中國“推動”俄羅斯,獲得很好的價格。感受到俄羅斯當下的戰略虛弱,這一能源合同彰顯中國在面對俄羅斯時的自信。
 
  中國了解俄羅斯陷入困境的經濟,知道俄極度依賴對歐洲能源出口。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有足夠理由擔憂。2008年6月,該公司市值約3600億美元,現在僅有977億美元。
 
  隨著俄日益孤立並尋找新的能源顧客,中國面臨更廣闊的戰略現實。它可以用俄天然氣為經濟添一把火,減少對不穩定的中東和非洲的依賴,並利用俄羅斯相對弱勢的談判地位獲得更優惠的合同。這正是普京訪華期間發生的事情。
 
  那麼,西方應該怎麼辦?
 
  很明顯,西方必須利用中俄關係中日益擴大的不對稱。西方還必須將中國的領土完整問題囊括進來。換句話說,要求北京向俄施壓,同時承認中國在國際安全中的角色,這是包圍俄羅斯的一著好棋。
 
  目前俄羅斯是西方最迫在眉睫的擔憂。但從長期看,崛起的中國是更嚴重的戰略挑戰。利用實用主義的中國施壓修正主義的俄羅斯,同時採取措施保持與北京的良好關係並消除美國亞太盟友的疑慮,這對西方而言是雙贏戰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