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新型戰機可破宙斯盾艦 曾與日軍機對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09:51:44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據報道,中俄海軍聯演在東海精彩上演,8架飛豹戰機進行保障,確保軍演不受外國飛機影響。究竟飛豹戰機是什麼來頭,為何中國會派飛豹戰機“護駕”呢?飛豹戰機是解放軍作戰飛機中耀眼的新星,因其穩定且出色的低速滯空能力,與飛行速度普遍較慢的電子偵察飛機在空中對峙占盡優勢。

  首款中國自研中型戰鬥轟炸機

  中俄“海上聯合-2014”演習正式打響,中方海軍航空兵某團8架“飛豹”戰機已全部準備就緒,隨時可投入戰鬥。如外國飛機抵近演習地域偵察,將果斷採取包括外逼、驅離在內的措施,保證演習正常進行。

  飛豹戰機即殲轟-7,對外名稱FBC-1(JH-7),是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型戰鬥轟炸機。由中國西安飛機製造集團與603研究所合作設計製造的一款戰鬥轟炸機,其主要設計用以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可進行超音速飛行。在戰鬥機世代上劃分屬蘇系四代戰鬥機,美系劃分標準為三代戰鬥機,該戰機於1973年開始研發,至1988年首次試飛,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其改良型殲轟-7A則在2004年公布。

  飛豹戰機作為中國第一個完全獨立設計的現代化機型,在設計上採取了消化吸收與自力更生並舉的方法。在堅持獨立發展同時,也根據國外航空技術發展的進步,將國外很多先進機型的設計特點吸收並應用在飛豹戰機的設計中。飛豹戰機的結構設計綜合了國內的航空發展成果和國外多種飛機的合理設計,整體設計比較協調,能夠利用不算先進的航空製造和材料技術,在1980年代末設計出在空氣動力和機體結構上達到國際1970年代中期先進水平的戰鬥轟炸機,體現出了設計和生產人員極高的理論與實際技術應用水平。

  曾在東海與日機對峙不落下風

  據報道,2001年5月日本航空自衛隊前一佐福島豐文在接受右翼雜誌採訪時披露,1997年11月23日一架日本海自的P-3C反潛巡邏機在“尖閣列島”(我釣魚島)附近海域截獲到地面大型遠程警戒雷達信號,上午9時43分,日機再次截獲通常用於戰鬥機的X波段雷達信號。日方起飛兩架空自的F-4EJ戰鬥機前往該海域,並在釣魚島以西海域上空與中國戰鬥機相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