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中關係升溫 中國媒體“謹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3 09:19:02


5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上海共同見證中俄兩國政府《中俄東綫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中俄東綫供氣購銷合同》的簽署。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快速升溫,這是兩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之間的關係急劇惡化的必然結果,從而令人們對有可能會出現新冷戰以及中俄軸心產生擔憂。
 
  香港《南華早報》6月1日載文《中國媒體連篇累牘報道中俄關係及能源協議》,文章說,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以及在上海出席亞信峰會之後,這一主題就成了內地媒體的主要報道對象。普京在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就,與中國敲定了一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總額高達4000億美元的30年天然氣協議,並且觀看了該地區兩支最強大軍隊之間最大規模的聯合海上軍事演習。
 
  隨著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中俄重溫友誼。而就在同一個星期,美國宣布起訴5名涉嫌參與網絡間諜行動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一些觀察人士表示,這是針對外國政府特工發起的前所未有的司法行動。
 
  雖然中國國家媒體歡迎中俄改善關係,但是它們採取了謹慎的態度。有媒體指出,普京訪華在西方引發焦慮,促使人們猜測北京和莫斯科打算結成聯盟來對抗美國和歐盟。
 
  “這樣一個想象的對抗性同盟並不符合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的整體外交戰略……不管是單槍匹馬還是攜手與共,中國都只會成為現存國際秩序的積極參與者、負責任的和平改造者,”《北京青年報》說。
 
  《人民日報》說,那些將中俄關係改善闡釋為建立聯盟以對抗西方的人有著過時的冷戰思維。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俄互相示好,而“及時雨”般的能源協議令雙方的關係更加甜蜜,這會在世界其他地區引發連鎖反應。
 
  中國國家媒體的焦點集中在能源協議上,俄羅斯提供的380億立方米天然氣將在今後30年裡助推中國的經濟增長。
 
  新華社稱該協議是加強中俄關係,構建全面能源夥伴關係的重要成果。
 
  與此同時,一家報紙則暗示了更廣泛的動機。該報的文章說,該協議表明中俄理解彼此的關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