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早:白皮書反映中央對港態度仍然克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5 11:55:20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內地日前就香港問題發布白皮書,泛民及親泛民媒體的反應可想而知,簡直是歇斯底里,仿佛中央向香港發射了一枚導彈。泛民口口聲聲要占領中環,中央以白皮書回應,相對而言是文明之舉。
 
  南華早報中文網刊登盧剛的分析文章表示,不熟悉中央招數的人或許會感到震驚,但記憶力好的人肯定會聯想起2004年似曾相識的一件事。無論如何,白皮書並無新意,都是大家早已聽膩了的話。
 
  2003年7月1日,50萬港人上街遊行,反對根據基本法第23條就國家安全立法。當時董建華政府陷入癱瘓,給中央敲響了警鐘。但泛民心情愉悅,幻想2007年和2008年就可以實現特首和立法會普選。
 
  不到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做出回應,引用基本法對香港選舉制度做出解釋,粉碎了泛民的希望。人大釋法否決了泛民心目中的普選日期,設定了繁瑣的步驟,到如今香港政改依然必須遵循那些步驟。那是人大迄今唯一一次單方面釋法,而非應香港政府或法院請求。那次釋法至少把香港實現普選的進程拖後了十年。
 
  那一年的情況與今時今日有什麼相似之處?當時與現在一樣,中央擔心自己在香港政改問題上失去民意立場;當時與現在一樣,香港舉行大規模集會,暴露出港人的普遍不滿。上周的六四集會參加人數打破了2012年創下的18萬人記錄(雖然警方數據僅為其一半)。不僅如此,6月20日至22日泛民將舉行公投,七一遊行也即將舉行,參與人數也有可能再創新高。
 
  但中央面對這一切,卻並未強硬地進行釋法,而是僅僅發布了一份白皮書。白皮書仍是老調重彈:“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權力;特首候選人必須愛國......
 
  與2004年相比,這次中央的反應相對節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