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海外軍事基地體系再調整(組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6 09:57:18


美軍基地位置示意圖。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維護其全球霸權,依靠的不僅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有素的軍隊,還有其龐大的海外軍事基地群。不久前,美國與菲律賓簽署《菲美加強防禦合作協議》,菲律賓將允許美國使用其軍事基地。這份為期10年的協議,是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布局全球軍事基地網絡落下的又一枚重要的棋子。

  五角大樓發布的《2013財年美軍基地結構報告》顯示,美國海外軍事基地遍及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四大洋,輻射全球40多個國家,基地總數598個。這些密集的海外軍事基地駐扎有大約40萬美國大兵,與游弋在各個海域的11個航母戰鬥群一起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支點,支撐起美國從華盛頓輻射全球的權力版圖。
  
   假手戰爭,軍事基地部署全球

   回顧歷史,戰爭是美國獲取和拓展海外軍事基地的最有效手段。在1898年美西戰爭中擊敗西班牙後,美國在菲律賓和古巴建立海軍基地。到1938年,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只有14個,遠少於其他列強。二戰爆發後,美國加快打造全球軍事基地體系。1941年,美國用50艘舊驅逐艦就換得英國在加勒比地區6處基地的長期租借權。同年,美國又獲得荷蘭在格陵蘭和冰島的基地。加入二戰後,美國以“戰略需要”為借口,在歐洲許多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在亞太地區,美國獲得了關島、塞班島、天寧島、沖繩等一系列基地。攻克菲律賓後,美國奪取了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基地,將太平洋島嶼變為自己的托管地。戰爭中,美國還在中東、非洲、南亞、加勒比等地建立了眾多基地。二戰結束時,美國又在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設立了軍事基地。此時,美國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設有軍事基地已增至2000多個。

   二戰後,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大幅壓縮。從1947年到1949年,基地數目從1139個銳減至582個。不過,這一趨勢並未持續。隨著冷戰升溫,美國在東亞和西歐大肆擴建同盟圈。1953年朝鮮戰爭後,美軍基地數量已達815個,到1967年越戰時期增長到1041個。此後,美國陷入越戰泥潭,海外軍事基地的擴張態勢驟然而止。之後幾十年間,美國從法國、南斯拉夫、越南、印度尼西亞以及秘魯、墨西哥、委內瑞拉等國的基地撤離。此後,基地數量一直維持在朝鮮戰爭時的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